美文网首页
恰是笔触 最为润人

恰是笔触 最为润人

作者: 一只小天 | 来源:发表于2020-04-27 09:08 被阅读0次

    周末晚好。

    前几天是世界读书日,今晚我就来应个景,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给青年诗人的信》。

    我很庆幸能在二十几岁的年纪里,遇见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收录了里尔克先生30岁左右时,陆续写给一位青年诗人的十封书信。

    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对这位殿堂级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知之甚少。

    搜寻只知里尔克先生,为奥地利人,被誉为欧洲现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所著的诗作,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而我对先生真实的认知,是来自于这本书中他所写下的信件。

    读来深觉,里尔克先生恰若他笔下诗歌般,有着让我沉静的定力,又暗藏着对于生活的温热。

    在这十封信笺来去之间,里尔克先生谈论着青年人心底里时常会起伏的问题。

    那些诗和艺术、两性的爱、生活和职业的艰难……他对于青年诗人的来信,总有着会心的解答,梳理着自己,抚摸着内心,逐一道来。

    我很是羡慕这位青年诗人,能在几年内与偶像保持通信。

    如若我能收到来自于喜爱作者的回应,不拘于任何形式的交流,也必然会带来无从想象的欣喜。

    还好在拜读的过程中,我依旧能强烈地感受到信件所特有的亲密交流感。

    里尔克先生似乎能跨越时空,又或许有着某种程度的先知,能够倾听到包括我在内的千万青年人的心声。

    他在日前执笔,给予真诚建议。

    这些来自里尔克先生的文字,真正起到了“见字如面”的作用。

    现在的通讯方式便捷了许多,视频便可以远程相见,却仍是难解心间的距离。

    而这些思索后写下的信里,藏着逐字逐句的滚烫真心,引我触动良多。

    你是否还记得写信时,那波澜起伏的心绪;期待收信时,那望眼欲穿地盼望吗?我还是很喜欢写信,落笔升温。

    心灵的沟通,似乎与距离的远近无关。

    写信,是一种对情感的降调处理。当情绪经过酝酿,回落降调,有了思考,才有了沉淀。

    旧时写信,如"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近来写信,是"相见亦无事,别来常思君"。

    可现如今,我们又有多久没有提笔写过信了?

    在这小小信笺中,人生可寄,有扑面的惊喜,有命定的失落。在里尔克先生的书信中,我不觉有了偷得分享的愉悦,纯粹又亲近。

    读书时代,我也曾有过一段常有书信来往的时光。静美的信纸上有写不尽的心事,细致地把特意准备好的邮票也放入信中,便于对方回信。

    恰是这来回间的小细节,最能触动我心。

    里尔克先生的信件中有着诸多精辟的建议,却又完全没有说教的距离感。

    我在书中与先生的巧思自然相遇,逐渐剥离浮华,回到又冷又明亮的生活中去。

    反观如今的我们,是否把直言不讳与妄加批评交错在了一起?

    当有人愿与你探讨诉说,本是一件颇有意趣的事。

    在切磋交流时,若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将直白的批评转换成恰当的建议。

    或许我们就能放下成见,避免误会和隔膜,更好地领会彼此的心绪。

    日常生活给予了我们纷呈人生,可缘何仍会时感空洞。

    苦闷的烦恼接踵而来,难解的问题层出不穷,欲望渴求源源不断,皆是应了一句"世上本无愁,庸人自扰之"。

    在书中,我窥见了里尔克先生的人生一角。我愈渐认识到,生活从不贫乏,那些空洞的匮乏,都是源自于我们对自身的误解。

    沉静下来,保持恰当的松弛态度,内观自己,我们随时可以将深藏在生命中的灵光提取出来。

    拾起过去久以消沉了的动人往事,探索自我发源的深处,与这些起伏的事态静处。那些问题也许就在自己最深的情感之中,迷局会在某个最为微妙的时刻被揭开。

    我们或许未能成为诗人,却可以拥有诗意人生。

    我在这恍若诗歌般浑然天成的书信之中,感受到了里尔克先生笔触中流露的热切真情。那种温热的洗涤感,从他的文字中流淌,又涌入我的心底。

    至于你将在这本书中读到何许思绪,正如里尔克先生不断强调的意蕴,旁人无解,且待自寻。

    文中图片来自网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恰是笔触 最为润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be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