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艺之境界(四):渐境、真境与化境

艺之境界(四):渐境、真境与化境

作者: 义原心心念 | 来源:发表于2018-07-26 00:57 被阅读0次

       关于艺术,前面已写了三篇,此为第四篇.前面说了,艺术即修行.艺之修行境界,以我所知,大凡有三大步骤:

  第一步:渐境,即渐入佳境之意.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入门,打基础的过程.等到基础完全打好了,且打得比较扎实了以后,这个步骤就完成了.比如书法、画画,要先练习运笔,练习构图方式或字的构架,练习一笔一画,起笔收笔,练习各种画法,笔法等等,这个过程一般以临摹为主.刚开始拿笔时,感到很生疏,感觉笔完全不受自己控制,不属于自己,下笔很难.等经过了一定时间的磨练以后,待到感觉与笔渐已合一,笔慢慢属于自己身体一部分了,收起如意,能随意下笔之时,这个过程就算走完了,即此时就正式走出了渐境.

  再如武术,在这个步骤中,一般是先练习扎马步,练习步法、拳法、身法等,熟悉各种基本武术套路,练习各种基本武器,练习拳、脚、头、腰、臂等等部位,等到整个身体都练习得很灵活和平稳了,速度和力度都能够随意控制了,对各种基本武术套路,都能够随意拆开和组合,防守自如,感觉身体能够柔软似绵,坚硬如钢,控制自如之时,这个步骤也就走完了.

  这个步骤是基础,也是最苦的阶段,是至关重要的过程,是为以后的整个艺修打下根基.一般这个过程是没有捷径的,都是现成的套路,完全靠吃苦付出,靠无数次练习,靠时间一点一点磨出来的.这个过程很苦,所以一般人在入门之前,就被难住,吓住了,最后自己放弃了.

  在渐境的中间过程,有一个瓶颈,即门槛.过了这个门槛,就称为入门了.这时基础都已打下一些,能够找到感觉,渐渐步入佳境了,这时才能够感觉到艺之美妙.但在跨过这个门槛之前,还不算入门,只能算是门外汉,只感觉到苦和灰心丧气,所以只有能坚持住,最后跨过这个门槛的,才能看到门内佳境,才能进入艺术的洞天福地,并越走越深,领略艺中的无限风光,并得到无限的喜悦与提升.

  打基础这个过程基本都会在渐境中完成,在走出了渐境后,基础全部都打好了.但并不是说出了渐境后,就不用再打基础了,这个打基础的过程却贯穿着整个艺修的过程,也就是说不光是在渐境中打基础,在艺修的三大境界中,也都同时在加固这个基础,让基本功更扎实,不断加固,不断完美,最后这个基础要达到无懈可击,坚不可摧的完满境地.

  出了渐境后,第二个步骤就是真境了.什么叫真境?就是能够在艺术中,真实地表达自我,没有做作、造作的痕迹,一切自然流露,即显真性.此为真境.

  能达到这个境界,对人来说是很高的,那些真正的,国际一流的艺术大师,也基本只在这个境界之中.人基本是不可能突破这个境界的,这是人在艺术中能达到的极限,但修行者除外,也就是说只有懂得艺修的人,才能突破这个境界,而不懂艺修的凡人,是不可能的.一般流传在人间的艺术作品也都基本不会超过这个境界.

  这个境界也有高有低,参差不齐.有的人根基、悟性好,在这个境界中位置就高,有的人根基差一些,在这境界中位置就低.

  人的心是很复杂、狡猾的,再淳朴的人,也是有很复杂、狡猾的人心的.只是都在人这个层次中,所以看不出来.当你超出了人的层次,再回头看凡人时,就觉得受不了,觉得人心太可怕,太复杂.

  我们看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觉得很纯真,没有任何目地,一切都是真情流露,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且哭笑中不含任何杂质,一哭一笑都很纯净干脆,没有任何做作,没有任何掩饰.这就是真,这也就是真性的流露.

  人慢慢长大后,就会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慢慢变得狡猾,慢慢被污染,慢慢生出各种人心来,用来保护自己,让自己不受伤害,让自己得到好处,生活过得更好,甚至为此去伤害别人,去做坏事.因此,人长大后,慢慢地就不再纯净了,只是有的人污染的成度大,有的人相对小一些而已.所以不存在没受污染的人,所以我说再淳朴的人,都是不纯净的.

  修行是一个回归的过程.那么艺修中的真境境界,就是在艺术修行中,慢慢地去掉艺术中做作、造作的成份,去掉一切掩饰,而使艺术作品能够随意表达真我,一切自然流露.以真情动人.当然,一下子是达不到这境界的,得靠人的悟性,有的人一辈子也无法达到这境界.我看到有的所谓的唱歌的名星,几十岁了,还声音哆声哆气的,努嘴卷舌,像个婴幼儿,这就是造作,只让人看了觉得恶心,这样的人完全不可能达到真境的.但如果是一个几岁的小孩在台上,哆声哆气的,努嘴卷舌,那任何人都不会觉得恶心,只会觉得可爱,喜欢.为什么?同样的表达,不同的人,却不同的效果?就是因为一个是真实表达,自然的流露,而另一个是造作,掩饰.所以艺术中,要做真实的自己,才能步入真境.

  其它各门艺术都是一样,很多艺术作品一看,就有造作的成份在,只是或多或少,或表或内,或一眼看得出,或掩藏在深处.一般能进入真境的,都会成就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流承下来.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性格秉性都不一样,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差异,所以达到真境后,就会出自己的风格,表达真实的自我,多多少少都会与前人风格有所不同,所以会有所建树,能够流承.而后人,基本都会模仿前人的风格.而如果永远只是一味模仿前人的风格,那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真境.因为你的艺术不是在表达自己,不是真实的自我,不是自然的流露,而是模仿表达前人,所以不会有建树和大的提升,入不了真境.但在渐境之中,是有必要临摹前人风格的,因为这是打基础的过程,不可能创造自己风格,所以这过程中模仿是有必要的.但出了渐境之后,是要有所突破的.

  有一些根基非常好的艺术家,在达到真境过程中,非常用心,心极诚,就会振动了神界.因为艺术都是神传给人的,不同艺术都是不同体系的高层神界传下来的.佛家说,佛性一出振动十方世界.当他在这门艺术中非常用心,发出极诚极纯的心时,就会振动相应的神界,便会有相应的艺术之神在背后来帮他,此时他的作品便会有神性存在,会超过他的自身原有的境界和内涵,成为极品之作.世界上就出过不少这样的一流艺术家,留下过不朽的作品.由于他背后有神相助,所以这种作品的境界都带有一部分神性,但由于他还是凡人,所以这作品又带有人的因素.因此这就成了半人半神之作,有点特别,其中一些部分超过了真境,但大部分又在真境之中.

  真境是人在艺中的极限,而懂得艺修的修行人,可以突破真境,而达到第三层境界--化境.

  达到化境的人,都是修行人.化境中的作品,完全流承下来的很少很少,几乎找不到.因为自古这些修行人,大都是世外高人,厌倦了人世,所以他们作品一般不会让人知道,更不大会流传人间.

  那什么是化境?化境是无我之境,即自然之境,达到了自然造化的境界,能随心而化,皆是自然.真境其实是真我之境,表达真我,因为我生于自然,所以真境属于被自然造化之境,所以远远低于无我的化境.

  怎样达到化境?那就得在艺中不断修行,提升自我的境界,慢慢地在艺中忘我,我即自然.

  人有各种执著心,和七情六欲,人的一生就是为这些而活着的,这就是私我.要达到化境,就得慢慢舍去各种人的执著,私心杂念,慢慢看淡,直至断掉七情六欲.这样才能在艺术中,打开全身的窍穴和脉络,与自然相通,与自然合一,达到忘我,我即自然的境界,在艺修中达到了这个境界,即为化境.

  天地、自然是无情的,是没有人的七情六欲,各种执著和私心杂念的.所以天地永恒,自然不老,这就是那一境界的道.古人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只有达到了那个境界,才能为天,为地,成就自然.否则天地若有七情六欲,私心杂念,那自然就马上崩溃解体了.他们可能会因为人骂他一句,而生气发一场火山地震,也可能因为人破坏了他的环境安排而发一场洪水飓风,一会儿山崩石裂,一会儿日月倒悬,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那人还怎么活?所以要达到自然之境,必须忘却私我,没有私心杂念,舍去执著和七情六欲,方能成就.

  因此,真境是人境,化境是神境.真境创作的作品,只是人间的上乘作品.而化境创作的作品就是神作.因此真境与化境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界限,叫做人神之界.只有突破了这个界限,才能慢慢走向神,成为神,进入化境,否则永远只是俗人,永远无法突破真境.

  这是艺修中的三大境界.当然在化境之上还有更高的境界,还有造境等.但那是一般神都无法达到的境界,所以对人来说,就是天方夜谭,连想都不能想,所以自古以来也根本不让人知道.因此得到化境,已是至高了.

  当然化境又可分为很多小的境界,分为很多层,可称为九九八十一层化境,真境也是一样,也分为很多层,所以很多真正的一流艺术家,都在不同的真境层次中,作品境界会参差不齐.但总的来说,艺修就这三大境界.而真境和化境有时是可以同修的,那些是根基和悟性非常好,境界提升特别快的修行人才能做到.

  另外艺术也有魔道,走入艺术的魔道,就没有这三大境界划分了,它不在其中.当然魔道也有它的所谓风格的,而且魔道都喜欢标新立异,改变艺术的基础法则,和传统审美,创立各种怪异的风格.但那都是邪的,不善的,是没有境界的,是教人堕落的.在人类自古也都有这种风格的东西流承下来,尤其是所谓第二次文艺复兴之后,其实第二次文艺复兴是不存在的,是一部分人杜撰出来的.但以我的预感,我感知不久之后,将有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复兴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将以中国的神传文化为主导,席卷全世界,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最纯最正的神传文化体系,将超过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比任何时期的文化都纯正,成为以后人类的正统文化和发展路线.

  艺术魔道,从所谓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建立开始,这些东西就铺天盖地,到处都是.那些所谓现代派的东西基本都是如此.这些其实都是魔道,它们基本也不需要打什基础,因为它不讲究基本的审美,不讲究基础,甚至破坏艺术基础,破坏传统审美.它们在神魂颠倒的情况下,造出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所谓艺术了,并还称为自己的风格,这种绝不是真境,而只是魔道.

  如那所谓立体派的东西就是如此,那水平连小学幼儿园的小孩都能画得出来,而且比它好看.因为魔道一般不讲究基础和传统审美,所以就不用花去大量的时间来打基础,来苦练和学习基本功,也不需要什么悟性,所以得到了现代堕落的人类的追捧,所以现代那些急功近利,爱慕虚荣,附庸风雅的人,特别追捧这些东西.他们追求不到真正的艺术,达不到那真正的水平,所以就转而追求魔道,以在变异肤浅的魔道中,达到他们追求名利,虚荣,标新立异的目地.随着现代人类越来越堕落,所以魔道在现代便大行其道,甚至超过正道.这些都将成为人类的耻辱,所以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学到智慧,分清正邪.

  另这一篇中说的个人风格与艺术的小宇宙那一篇中的风格意思不一样,不是同一个所指.艺术小宇宙中指的是广义的风格,自然的形成,这一篇中指的只是很狭义的,形成的带有个人特性的东西和流派.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所以我都用了同一个词,但意思差很远,所以不要混淆.

相关文章

  • 艺之境界(四):渐境、真境与化境

    关于艺术,前面已写了三篇,此为第四篇.前面说了,艺术即修行.艺之修行境界,以我所知,大凡有三大步骤: 第一步...

  • 修仙境界

    修仙者共分为八大境界:炼气、先天、金丹、元婴、化神、返虚、合道、渡劫 炼气境 分为三个小境界(内劲),筑基境(化境...

  • 无敌剑域等级划分

    玄气境界∶凡人境,先天境,王者境,灵者境,尊者境,皇者境,圣者境,帝者境,虚者境,神者境,阴阳境,轮回境,至境,真...

  • 永生一品堂(六)

    肉身四重刚柔之境,神通四重阴阳之境。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便会发现肉身十重境界与神通十重境界间的对应关系,从身体上的...

  • 词学概念笔记 《人间词话七讲》

    词的妙处:言心之真情 词之境界 境界有造境和写境。理想之中有写实,写实中也有理想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前者宏壮,...

  •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人间词话》上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

  • 2020-08-23

    《人间词话》第六则:“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境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

  • “人间词话”语录心得

    人生三境,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

  • 课堂教学要有“我”

    国学大师王国维把诗歌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认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诗歌创作中同等重要。借...

  • 喜怒哀乐亦是境界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译文 “境”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之境界(四):渐境、真境与化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hv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