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诗,活着还是死了?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了,自古以来,世变时易,诗的格式一直在变,诗经,离骚,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现代白话,诗的形式经常改变,诗的本质何曾变过。倘从形式而言,诗经常老去;倘从本质而言,诗何曾死去?
“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从来,写诗的人只为抒发内心的渴望,读诗的人只为在文字上寻求情感的慰藉。诗人,扛得住一个时代的追求,才会成为时代的旗手,被万口争传。而一旦脱离了群众,只能只娱自玩。前者,如李杜;后者,如某诗刊。李杜诗篇万口传;诗刊至今少人翻…是诗人自己离开了社会,并不社会抛弃了诗篇。
或华美,或凄惨,或现实,或浪漫…气之所至,言之高下皆宜;情之所至,句之长短不计…诗,是人类情感的寄托,人类有寄托情感的需要,诗就不会死;但对某些玩高冷的人来说,被打入冷宫,也在所难免。
只有时代的诗,没有诗的时代。社会的潮流推动着诗的发展,顺之则倡,逆之则亡……而我们,只要怀着一颗纯洁的心,聆听历史的回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