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建盏复兴重现“黑夜之光”

建盏复兴重现“黑夜之光”

作者: 建盏仙子 | 来源:发表于2019-10-26 13:46 被阅读0次

建盏简介

建盏(天目瓷),黑瓷代表。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烧制于五代末,两宋时达到鼎盛,成为皇室的御用茶具。有大量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各地,因产地为宋建宁府瓯宁县,又因瓯宁县为建安附属县,故此称为建盏。

建盏所在地

建窑所在的南平市建阳区,位于福建省南平市中部,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另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以"闽北粮仓"、"茶果基地"、"林海竹乡"著称于福建省。这里水量充足且水质良好,能满足瓷器生产对水的大量需求和高质量瓷器制作对水质的需求。同时,建盏工艺对土壤有着较高的要求,凭借这里独特的地质资源,采用含铁质较多的红、黄土壤等粉碎加工后制成,造就了建盏黑瓷工艺独领风骚。

建盏:成也点茶

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须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正所谓古言道“好马配好鞍”《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这样斗茶,黑白分明。斗茶家们都对黑釉建盏情有独钟,皆因建盏最适合“斗茶”。建宁府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称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兔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建盏:败也点茶

然而,建盏的制作技艺至元代趋于衰落以至停摆。由于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宋代文人雅致、情趣的生活态度大相径庭,随着南宋的灭亡,“点茶”之风渐渐消散,建盏,这一承载着大宋茶文化的国盏也逐渐衰落。在历史上足足留下了800多年的发展空白,仅留下烧制建盏的建窑成为历史遗存。为让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重现人间,1979年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国内有关陶瓷研究所多方协作,建窑烧制技术取得突破。1981年成功烧制出了仿宋建盏。此后,仿宋兔毫盏、仿宋油滴盏、鹧鸪斑盏、铁锈斑盏、带曜斑的仿曜变天目盏逐步走入市场,相继获得成功。

建盏复兴重现

2009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建窑建盏遗址所在地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顺利通过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组织的中国建窑建盏专家组评审会评审,被授予“中国建窑建盏之都”。

注: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文整理来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仙子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建盏复兴重现“黑夜之光”

    建盏简介 建盏(天目瓷),黑瓷代表。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烧制于五代...

  • 以经典致敬经典:从宋代老盏读建盏千年文脉

    承载千年历史文明的建盏,在新时代重现异彩,受爱茶与好古之人追逐,愈加炙手可热,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而现代建...

  • 重现勇气之光

    亲爱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勇气之光 你的勇气被埋藏在心底,上面盖了无数的尘土,有生活的喧嚣,有别人的教训,有不得已的负...

  • 池盏堂建盏知识

    “池盏堂”建盏直观、简洁和优雅的斑纹提升盏友对建盏新的认识。建窑建盏品牌“池盏堂”诞生于积淀百年经典盛地,建盏之都...

  • 建盏之乡看建盏

    建盏之乡看建盏 我们一行五人来到福建建阳水吉镇。开车来接我们的是妈妈的老同学——水吉中心小学的林校长夫妇,到了水吉...

  • 池盏堂建盏知识交流

    “池盏堂”建盏直观、简洁和优雅的斑纹提升了人们对建盏新的认识。建窑建盏品牌“池盏堂”诞生于积淀百年经典盛地,建盏之...

  • 黑夜之光

    岁月里。你会认识很多人,然而真正存留于心的,就那么几个人。 爱。往往始于一次寻常的搭讪,然后渐入佳境。既使...

  • 黑夜之光

    小罗(化名)约了我在附近咖啡馆见面,我先到了点了一杯摩卡,但是他却迟迟不肯现身,眼看着过了约定时间15分钟,一个瘦...

  • 黑夜之光

    黑夜,是地球的影子 转过身,便是黎明 它们就在同一条道上 黑夜,并非光的失散 它不过是黎明留下的投影 并在黑夜的体...

  • 黑夜之光

    读书,文字。 始终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慰藉。 如同你行走在黑夜里,并不会有人牵住你的手一样,你需要寻找到一份陪伴,寻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盏复兴重现“黑夜之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ls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