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一个作业。
本来也就想一想,零零散散的思绪。要整理成文章,就要考虑结构和完整性了。耗费了两颗核桃滴脑细胞~
几个从个人视角看到的隐喻:
桥
天台上,眼镜问嘉祺,为什么会有桥呢?嘉祺说,路走到头了呗。
眼镜说,桥也是路,架在河上的路。人到下面也要过一座桥,叫奈何桥。过了奈何桥,这一辈子就翻篇了。
大头和霞妹约了桥上见。葬礼在桥上举办。
那天晚上,除了无法动的嘉祺,所有的人都到了桥上。
桥是过度——从此岸到彼岸
从看似走投无路的此岸,到还好有你的彼岸
桥是链接——从过去到未来
失望透顶的过去,到重拾希望的未来
桥是修复——从我到你
卸下伪装,直面真实
葬礼
葬礼办了两次,影片的一头一尾。颇有喜剧感的送别、说辞。没有伤感,只有嘲讽。
葬礼意味着幻灭、告别、 埋葬、 新生和重建。
马先勇的生活因为一场酒驾而被摧毁了;
眼镜大头的计划因为失误而泡汤了;
嘉祺的骄傲因为车祸而丧失了;
真真的职业伴随着证人而停止了;
高明的财富因为烂尾而破产了……
每个人都失去了本来赖以为生支撑的东西,但是却都得到了新的。
马先勇得到家人的谅解接纳、嘉祺得到承诺、胡广生得到拥抱、霞妹得到一颗真心、高明得到儿子的爱…
不置之死地,何以后生呢?
烟花
无名之辈也可以绽放绚烂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不可替代的精彩。
只是,若没有最深的夜做背景,何以能看到最美的烟花呢?
最后,说说名字
在我们文化记忆深处,名字往往和尊严联系在一起,所以像名声、名节这些带“名”的词都是跟尊严有关。
无名之辈里的角色都是有名字的,甚至不止一个。他们不是没有名字,而是没有“自我”和“尊严”。
电影开始,警察审讯按摩女姓名。她答“真真”。不光彩和不被接纳的性工作者,这个化名可以使她不必面对真实的自己。作为肇红霞的她所讲述的才是真实的。
“眼镜”是胡广生“理想的我”,“眼镜”是勇敢无畏,在小时候就敢徒手杀死眼镜蛇受尊重的“英雄”。
胡广生却是那个拿着一条死蛇骗人的小角色。
带着英雄的光环可以逃避掉面对命运和生活时的软弱无力,逃避掉真实的不愿意承认和接纳的自己。同时也是一种伪装,为了把自我伪装成一个杀人如麻的冷血悍匪。
而大头在“眼镜”说自己心心念念的霞妹在做小姐的时候,一向温和懦弱的他,突然变得彪悍。并强调了自己的名字叫李海根。
如果说,“眼镜”和“真真”是为了维护尊严,自愿隐去真实名字,那“李大头”就是为了维护爱人和自己的尊严,才找回了自己的真实名字。
而嘉祺和胡广生关系的质变也体现在见证了真实彼此后正式的自我介绍。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21112/cfe02dc37cbd2727.jpg)
我看到并理解了真实的你,我在你面前也不必伪装掩饰了。才可以坦然拥抱。
马先勇人如其名,是一个敢于万事冲在先头的勇士。历经阻挠和误会找到了失去的枪之后,终于有机会一雪前耻、再次赢得众人的尊敬了,当时已经受伤的他告诉警察队长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叫老马,我叫马先勇。”这是他对自己通过千幸万苦才重拾尊严的努力的肯定。经过那么多年的艰难困苦、受到那么多误解和冷落之后,这个中年男人终于又为“马先勇”重新赋予了价值。
要改名字看似叛逆的依依是对父亲的抵抗以及对母亲的纪念。而最后当她把写着“马依依”的书给父亲看的时候,意味着谅解和接纳。
无名之辈,有情之人
生活真是艰辛啊,艰辛到仿佛不能自保,但依然有想尽全力去守护的人。
霞妹报了假名字守护爱自己的人,
胡广生温柔得守护求死的嘉祺,
嘉祺最后的关切是对哥哥的原谅和眷恋,
财神玩偶下的马先勇守护者拒绝他的依依,
依依守护着高翔,
高翔以一己之力守护放弃家庭、不知在何方的父亲……
人性的丰富,不是好坏或者对错就能评价或形容。这世间,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极少数英雄,一时的英雄并不难做,难的是不甘平凡又未被平凡溃败,看清了生活真相,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