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采取双线结构。第一条线是2011年,线索人物十七岁的孤儿莫莉出场,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怪异和敏感来自于她所处的环境。从前各种奇葩的养父母,以及目前也并不算友好的养父母,还有孤立她的同学们……于是她走起了哥特路线,为自己披上了一副盔甲。她丰富的内心活动展示了她对生活的期望和失望,连犯个事偷拿本《简·爱》都会挑选一本最为破旧的即将被处理掉的,因为她能自主拥有的东西太少了。当然,也正是这次犯事,她被迫去做50个小时的社区服务工作——帮一个91岁的富有老太太收拾阁楼,并引发了故事的第二条线,老太太薇薇安一生的回忆。
莫莉对于给一个老太太收拾阁楼起初没多大的兴趣,有时甚至还想,有这个时间在少教所里呆着兴许也不错。薇薇安看着莫莉每天整理出的每一件东西,这些东西是她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莫莉听薇薇安讲述每一段寄养的故事,慢慢的,她喜欢上了,哦不,也许这时还不是喜欢,那我应该用哪个词呢?共鸣?嗯!总之莫莉开始接受了这个社区服务,是从心里接受了它,接受了这个有故事的老太太。相比之下,薇薇安的过去会比自己要悲惨的多。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遭遇经济危机的英国人满心以为美国是片净土,那边遍地有工作的机会和金钱,于是一批又一批的英国人倾家荡产只为凑够去往美国的船票。薇薇安一家便是如此,当然,薇薇安那时还不叫薇薇安,而是叫妮芙,一个在爱尔兰当地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妮芙一家人历经千辛万苦来到美国后,却发现美国并不像传闻中那么好,工作机会微乎其微,同时囊中羞涩难以应付疾病、生存问题。屋漏偏逢连夜雨,他们所住的拥挤的公寓发生了火灾,妮芙失去父亲,两个双胞胎的弟弟和一个还很小的妹妹梅西,她的妈妈被送进医院。那时薇薇安9岁,她永远都记得她的邻居抱着她的妹妹跟她说她已经没有了呼吸。从那时起,她便被社会福利机构送上了一列火车,跟她在火车上的还有一些和她一样没有人抚养的孩子。这就是传说中的孤儿列车。列车向前行驶,每到一站,这些孩子都会按大小排成一排,等待好心人的收养。孤儿列车上负责管理孩童的斯卡查德夫人训起话来很凶,各种“规矩”“威胁”充斥,让妮芙他们惊吓不已,不过相比之下这并不算什么,他们真正恐惧的在于那些即将停靠的站点里是否有人接纳他们,而妮芙的爱尔兰血统及红头发为她带来了很多“麻烦”。一直到车上只剩些不好处理的孩童时,妮芙才被一对开着家庭小作坊的夫妻当作“童工”带回了家,并更名为多萝西,养母对多萝西甚是刻薄,命令其一刻不停的干活,甚至没有送她去上学,在这里,她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让我想起了黑人奴隶曾遭遇过的事,幸而她积极地面对,学会了一些缝补技能,也交到了一个真心对她的朋友。然而,这种安稳的日子并不长久,很快她被扣上一堆“劣迹斑斑”的事情,被第一个养母踢开。
第二户人家孩子很多,男主人不工作靠着打猎生活,女主人成天躺在床上无所事事,多萝西负责帮忙照看孩子,在这里,她的日子过的并不痛快,唯一令人高兴的是她能上学了,并遇到了生命中最好的老师拉森小姐。拉森小姐的出现,终于让读者从一片漆黑中看到了一点光芒。事实上也证明,当多萝西从男主人企图侵害她的家庭逃离出来时,拉森小姐给了她一个温暖的栖息之地,但是老师并没有能力抚养她,最终,在拉森小姐的帮助下,多萝西被为人善良且痛失爱子的大型超市老板夫妇收养,改名为薇薇安。过上了较为正常的生活。
如果说从此便是幸福的生活,那似乎少了点什么。91岁的薇薇安回忆,她在大学期间遇见了曾经同在“孤儿列车”上的小男孩,两个有着相同经历、内心创伤的人走到了一起。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男孩应征入伍,并最终命丧战场。此时薇薇安已有身孕,伤心的薇薇安在获知消息后艰难地生下了女儿,内心有伤的她无法面对,女儿一出生就被她送去了孤儿院。后来薇薇安与死去丈夫的战友结婚,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几年前丈夫去世,孤身一人,直至与莫莉相遇。
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也恰恰是前半部分颠沛流离的悲惨童年,列车上的长途颠簸,由于年龄太大无人领养的困窘,遇见的一个又一个怀揣着恶意的糟糕的人。十一岁的女主这样描述自己:“我懂的事太多,见过人们最卑劣、最绝望、最自私的一面,而这一切让我变得小心翼翼。于是我学着伪装,学着微笑与点头,学着在毫无触动时佯装感同身受。我学习装模作样,装作与众人一般无二,即使心中早已支离破碎。”命运褪去了她应有的童真和自我,夺走了她的安全感和对人的信任,戴上虚伪的面具苟且偷生。这种境况即使到后来过上好日子时也依旧没有好转,总感觉她用自己循规蹈矩的表现来讨好收养自己的人家,对自己的养父母恭敬得如同下属面对领导,与身边的朋友也格格不入,只是在极力逢迎,过得十分辛苦。所以直到遇到那个坐着同一趟列车前来的男孩,她才终于展现了真实的自己,以及找到了懂得自己处境的人。虽然最终命运也将他夺走。
小说的楔子里便写道,”我相信世上确有魂灵,那些昔日抛下我们的故人,我这一生常觉得他们就在身边,或观望或见证。也许魂灵无法代替活生生的人,但我别无选择,要不借此宽慰自己,要么轰然倒下,为失去的亲故们肝肠寸断“。
女主最终没有轰然倒下,也没有肝肠寸断,她虽然被命运无情的戏弄,但是也给了命运致命的一击,她顽强的活到了91岁。也许有人会吐槽,女主小时候受了那么多苦,怎么忍心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送去孤儿院,实在是败笔,但我认为这是对女主形象的完善,也是对人物性格矛盾性的刻画,女主一直向我们展示的是循规蹈矩,坚韧不拔的正能量,那么一定也有命运留下的心灵阴影,有自身潜在的负能量,兴许做出了让人不理解的抉择,但那是因为不同的命运际遇和心理环境所致。
好啦,让我们把时光回到2011年,莫莉和薇薇安一起整理了80年来的物品,整理了她的人生故事。后来莫莉使用互联网为薇薇安找到了曾经在她生命里留下重要痕迹的人,最重要的一点是为她找到了女儿。这验证了开篇那句话:虽然不是所有离别都能盼来重逢,但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故事的结尾便是,薇薇安拉着重孙女的手说:“好,我们该从哪里开始呢?”
读完整本书,回荡在记忆里的薇薇安遭遇到的各种苦难,而这些苦难总是在意想不到时降临。也许在出发前的愿景是美好的,然而历史的残酷却是让人拥有着切肤之痛。我未曾见过孤儿,或者处境像女主一样悲惨的人,也很少有人有像女主前后反差那么大的人生。但我所了解的人们和我所了解的人生,总有一些命运带来的或大或小的苦难,我不会因为这本小说就否认说:“我们的痛苦与女主相比不值一提”,我认为所有令你痛苦的事情都值得尊重,虽然有些听起来鸡毛蒜皮不足道也,但是它当时为当事人带来的内心创伤可能也不比乘坐一列孤儿列车更小,人人都有烦忧都有痛苦,而且接受痛苦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幸而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从命运带来的苦痛中走了出来,没有轰然倒下,。也许很多东西我们别无选择,但我们总能将最佳的面目留存心间,以爱与勇气接受生活赐予的一切悲欢,努力的生活,才能在转角处遇见更好的人和更好的人生!
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