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不舍,离开了成都,去往西安,成都一周,无论有没有投入学习,起码让我有了和我在单位不一样的感触和思想碰撞。年龄不是问题,一切都有可能。我们班有重回学校四十一的老同学,也有本科刚毕业的98少男少女。在这里,无论之前有工作还是没工作过,似乎未来都是可期的,机会一直都不会少。李同学说得对,房子不用再去奋斗,婚也结了,顶尖单位也不期望去了,就算毕业要到四十五之后,又能又多惨,养活自己支撑家庭不会有多难。也是,金庸八十才读博士,还获得了优秀论文,与这些比起来,那我还是新生代呢。别的不说我们班已经有至少三位哥哥级的“大佬”存在。
每次在成都坐出租车就晕车,早上也是没注意,本来去地铁口,结果叫车叫到了火车站,直接车站坐了近两个小时,很困但没法睡。本指望高铁座位宽松改多媒体汇报片子 ,买票看的两人一排选成了三人一排,旁边又是两个大胖子,啥也干不成,完了近三个小时手机。
到西安,疫情防控检查还是很科学,没那么麻烦,地铁也不是太拥挤。到酒店前,吃了一个兰州拉面,份量比乌鲁木齐大,价格便宜1块,还送一个茶叶蛋。想想乌鲁木齐,高端人才留不住,底层劳动力要承受那么高的生活成本,人不走都不科学,中亚区域第一大城市,你有什么底气给人家说。
酒店会议主办方这次真的很不到位,什么都滞后,除了给予某些单位创造出差的机会,还能交流什么技术。怪不得国内办不成多少高水平学术会议,全当民航铁路酒店服务外加旅游等行业做点GDP贡献吧。
现在出门已经不再喜欢到处乱跑了,真的是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坐车都晕都累。要早几年,我这会肯定在大西安某个大街小巷或知名不知名景点闲逛着,不到公交停运那都不会想着回来的,现在只想窝在酒店躺着玩手机。大街已经不属于我这中年大叔了,大学校园想去逛下,你毫无违和的走进去都能被保安叫住看学生证,就算再不服老,面相也已经沧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