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更加全面地看待世界,更理性的评估自己与他人所做的价值判断,那么你可能需要知道以下十件事:
1.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一个好的创作者,要尽量放弃控制,放弃“我执”的存在感,让观众自由去理解,怎么理解都是可以的,能够启发引导对方去思考足矣。
2.一切听闻只是一种意见,而非事实;一切所见只是一种角度,而非真相。因此,人对自身视角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保持觉知,并尽可能站在多方立场上思考问题、认识事物是必要的。
3.Perspective matters.受自身感官与当下立场、情绪的局限,人很难做到真正客观,这就是为什么“兼听则明”——当我们视角越丰富时,就越发有可能接近“真相”。
4.当双方不在一个逻辑体系和语境里,看待事物的perspective不同,争论便趋于一种“谁要说服谁”的调性,这种争论不如不辩。
5.情绪是客观世界的滤镜。所谓“钻牛角尖”,就是在某种情绪控制下被固定在单一的视角之中了,当情绪过去,视角才被打开——尽量保持情绪稳定,是为了不被情绪左右自己的判断。
6.当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注意到看见某类事物,我们潜意识的concerning就在某处。所以,当我们带着一个特定预设,只用了特定的视角,那么你收集到一切的信息都是被过滤的、被扭曲成符合这个设定的,我们只是不断在收集论据去证明这个论点(这也是“标签化”和“刻板印象”的作用力所在)。
7.一旦我们自我膨胀,思维僵化、停止接触新事物就很容易变得主观,并且依靠经验倚老卖老指手画脚。所谓的“代沟”,往往是因为上一辈停止与时代的沟通,停止成长与学习,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评判。
8.即使我们多么力图做到客观,也终究无法超越自身的认知局限,因为我们看不到在我们视野范围以外的世界。视角有交集,人生才可能有交集,视角相似的人们才有可能成为同类。与其花费时间与三观不同的人据理力争,不如与同类体验高效高质量的沟通。
9.任何一段健康的关系,除去价值观审美品位等因素,最重要的还有能够互相理解对方看待事物的那个视角,Perspective。
10.我们照顾不到所有人的视角,因此我们也只能去做自己,不用为了取悦任何人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以及内心真正觉得是对的东西。
昨晚睡前朋友发给我一篇文章,说我会喜欢,名字叫《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我们所能理解的那个世界》,作者郑轶,发布于公众号:近似于透明的深蓝。方才闲暇时读来甚有共鸣,十分欣喜,文中论点与我一直秉持的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直保持着读到对自己有启发的文章随手总结做笔记的习惯,遂将此文的核心论点总结精简成10个小tips,想把这份共鸣的喜悦分享给大家,加入了部分自己的理解,也欢迎批评指正:)
如你所见,如我所是——为什么我们说:Don't judg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