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了雪有两个多星期没去看望父母了,一来我工作忙,二来路不好走,每次打电话父母都说他俩好好的,有吃的有穿的,屋里也不冷,啥都不用担心。雪已化得差不多,周四吃过晚饭我去父母家,因为出发前我打了电话让他们给我留门,我到了之后,父亲就问我为啥今天路上时间有点长。
离家一二百米的丁字路口拐弯处右边是一堆雪,左边停了一辆车,我右拐方向打早了碾进雪堆里,车轮陷进去,前进不动,后退不行,只好下了车去旁边的大嫂家借铁锨铲雪,大嫂打着手电,我铲了半天车才出来,所以到家晚了十来分钟。
知道原因后母亲说咋不打电话让父亲去帮忙,父亲说他知道那地方不好过,走的时候让我直行过去丁字路口后再找宽路拐弯。嗯,这倒是好主意。
我陪父母说了两个多小时的话,再用热水泡泡脚,睡在父母暖和的炕上,虽然我正感冒,但我感到那时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父母面前我可以想说啥就说啥,不用过脑子思考;想干嘛就干嘛,不必拘束谨慎,因为我就是那个有父母疼爱可以卸掉一切戒备彻底放松的小孩。
一面聊天,父亲一面帮我装东西:红薯、白菜、香菜、玉米糁、白面、给妞捎的零食。满满的两大兜,就这父亲还要给我装萝卜,装母亲蒸的馍和他刚榨好的花生油,在我的一遍遍重申家里都和极力劝阻下,父亲才没有再往车上装东西。每次来父母家说是看望他们,可每次他们给我的东西都比我拿的多。
第二天一起床就准备回单位,父亲说要送我过了前一天拐弯的地方,免得我再陷进雪窝里。我说不用,可父亲不放心硬是要送我。出门时突然下起了小雨,我更不忍心让父亲穿着棉拖鞋走在湿滑的路上去送我。于是启动车我出发了,照父亲说的直行通过丁字路口再找宽地方调头回来,可等我调头回来时发现父亲穿着棉芯(外套都没顾上穿)和拖鞋站在拐弯处正望着我来的方向。隔着玻璃窗父亲的身影显得那么单薄瘦小,他的身躯已不再挺拔,我鼻子一酸,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父亲的脾气我知道,早该想到他会来,为何不让他上车一起到这呢?穿着棉拖鞋,路面湿滑,万一摔着怎么办?自己咋那么傻呀?为什么当时脑子短路了?我后悔不已!下了窗,让父亲回家路上慢点,注意安全,我哽咽着回了单位。
谁家的父母不是这样?孩子随口一提的事他们都会记在心里,并且想方设法去帮你解决或实现。无论孩子多大,在父母眼里都是小孩,当孩子们有事时他们无论年纪多大随时都是超人!
老一辈父母的爱从都没有说出口,但藏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它不需要我们刻意留神去感知,因为它已经充斥着我的生活,把我紧紧包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