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位朋友最近出了些情感问题,昨天电话跟我聊了挺久,而她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大多数都遇到的情况。
而今天我恰巧在得到APP吴军老师《吴军的谷歌方法论》专栏的一封名为《皇帝的新装和“子非鱼”》来信中听到了一个概念,吴军老师称之为“大众信息”与“共有信息”。
我觉得来解释这个问题和解决办法,很合适。
朋友是位女生,她能力很强,英语超级棒,目前在一家创业公司做分析师。
她昨天找到我,因为她喜欢的一个人最近对她很冷漠,她自己不知道什么原因和如何解决。
实际上他们之间并没有说过知否喜欢对方,全部都是靠彼此之间的细节和感觉。比如他请她喝过一次奶茶,约上朋友一起吃过几次饭,送过礼物等等。
我朋友其实很早就对他有感觉,但从没有很明显的表达过(她这么跟我说),所以对方也不清楚,她对他是什么感觉。
OK,这是我朋友的故事,那这里面实际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吴军老师《皇帝的新装和”子非鱼“》的来信。
第一个故事 皇帝的新装
在这个故事中,皇帝没有穿衣服这件事其实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被说出来,这种信息被称为“共有信息”,也就是说你我他都知道,没有什么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当这个信息被一个孩子说出来之后,整个天就塌了。
为什么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一旦被捅破会产生这么大的麻烦呢?从信息论的角度讲,那个孩子说的那一句话不包含任何额外信息。
这里就要提到大众信息和共有信息了。当孩子说破这件事之前,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皇帝没有穿衣衫,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其他人和他有同样的看法,或者说已经得到了同样的信息,直到孩子点破这件事,大家才确定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也就是说,在一个和人之间有交流的环境里,每一个人是否得到了信息固然重要,每一个人都知道其他人也获得了同样的信息可能更重要。从“共有信息”到“大众信息”变化的这个过程,才是信息引起质变的过程。
我们回过头来看我朋友的苦恼。她苦恼的事情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她不知道对方对她是否有意思,是否跟她一样也爱慕着对方。
而目前她所有的想法都只是她根据已有的信息所做的猜测,通过某几件事情而描绘出的另一片天空。
假设两个人都是互相爱慕的,但是都没有表白,那这种感情就可以说是共有信息,双方都无法确定对方的想法是否跟自己是一样的。
而让共有信息变为大众信息的方式,就是有任何一个人主动捅破窗户纸,表达自己与对方的感情。
第二个故事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两千多年前,庄子和惠子有一个关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辩论。庄子讲,鱼在快乐地游水。惠子就抬杠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庄子就沿用惠子的逻辑说,你不是我,怎能知道我知不知道鱼快乐呢?惠子又反驳道,正因为我不是你,不知道你的想法,同样,你不是鱼,也就不知道鱼的想法。
惠子在这里面其实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就是自己没有的能力,不等于别人也没有。他读不懂庄子的想法,不等于庄子读不懂鱼的想法。
我们还是看朋友的故事。他们都不是对方,如果双方都没有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那任何一方所做的猜想,都是不够清晰明确的。
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自己主动表白,或者在某个场景下直接问对方。当然这个场景要合适。
所以其实我朋友跟我说了很多内容,最核心的原因实际上就是无法确信自己的想法是否是真实。
但是女生呢,哦不,实际上男生也一样。就是对于一件自己不确定的事情,需要别人给他一个确定或者可靠的答复,可证实自己的想法,或者增加自己对想法的信息。
但其实上,这都是不可靠的,而唯一可靠的就是事实。我虽然言语上一直在安慰她,不过我也劝她,答案只有对方才知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主动点,让所有的猜测都成为大众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