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前,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那个夜里,会想到千年以后,自己的粉丝数量能绕地球好几圈吗?
我在阳台看一本82年的《唐诗三百首》,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解。“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根据李白提供的证词,知情者只有月亮了,对影成三人的夜,仨人应是交过心的。
罢了,我决定放过82年的《唐诗三百首》,开始专心思考另一个问题:千年以后,谁会记得我们呢?
时间轴是个神奇的东西,当我们放下眼前,将时间拉长至千百年,此时的自己,渺小如尘埃,前不及古人,后不及来者,还未真正活过,就已匆匆老去。
多数人碌碌无为的一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都不曾溅起一朵小小的水花。在后世的书里,画里,音乐里,墙上,山上,石头上,不留一丝痕迹。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做到这些的人,都在教科书历史书上,世人奉若神明,世代学习。
立德,立功,立言。能做到这些的人,都是不朽的,现在如此,再过千百年,依然如此。
在这个日新月异,一切速朽的年代,出名和不朽,哪有那么容易。或者说,可能一夜成名,但却要用千年的时间来证明不朽。
年轻人,鸡血打多了,鸡汤喝多了,容易产生幻觉。所有的内心膨胀,都是有迹可循的。
新闻天天有,终成寻常事。有人做过调查,一条热点新闻的热度最多持续一周就开始降温,就像感冒,迅速传播,但大多数人一两周就自行痊愈了。
想想汪峰,在中国摇滚史上也算是改革创新的里程碑式人物,上头条都不容易。
在这个古人高度可比天,江山代有人才出的年代里,出名和不朽,哪有那么容易。可能出名一时,但不一定保名一世。
时间轴拉回来,既然千百年后会消失在尘埃里,现在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眼光,何必惧怕失败和出丑呢?
做点自己喜欢的,想做又不好意思做,做了又怕人笑话的。心可以像玻璃一样澄澈,但不要如玻璃般易碎。个人的大喜大悲,光荣与耻辱,不过浮云。
千百年后,没人记得我们也没关系,只是在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里,是否心头微微一颤,在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有胆量结束这种辜负生命的日子,重新来过。
我又拿起了那本《唐诗三百首》,其实它并不存在。82年的拉菲多久才能全部被喝完,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盛唐的诗词,永远都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