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目标:
音标2-4个;
8个英语句子(以上)
*完成情况:
重新审视了过去一周的任务,虽然勉强可以完成,但是明显牺牲了起身锻炼的时间,贪多嚼不烂,决定调整,做减法。不再继续学辅音,但必须每天复习前一周的元音,把已经学到手的,完全搞到手。
今日复习第一天的元音/i/和/I/,跟读用时30+6′
第十一篇前两句,背诵默写用时25+25+17′,
晚上默写,用时6+5+5′。
*行动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82921/dbb23c19d64c1d0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82921/53d9725921ada7d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82921/e92808e3fe54c8d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82921/c18aa586080f0b3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82921/3136b4052d2eea4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82921/c5252c304537987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82921/65bc456340403c5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82921/a86d1faba2b43cf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82921/0b5a5cb4f8aedf0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82921/3bf0107d68e55ae4.jpg)
第二期训练营听课的时候,带着耳机听老师一边讲,我一边对着手机录音逐字稿,我自己包括一起的小伙伴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就是逐字稿浪费不浪费时间,我自己是偏向于老老实实做记录写笔记的,一直以来还是这个步骤比较适合我,所以一直沿用着,但是经过别人问和自己反问,我也说不清楚具体的好处了。
最近听课比较集中,有比较密集的听录的习惯,从刚开始一节课半小时听录+记录用时8小时,到现在几乎同步,不过是半个月的时间,几乎不再暂停,或者一节15分钟的课暂停3次最多,30分钟的课暂停5次左右,比刚开始的速度提升了很多。晚上听到一个直播里说练习口才和表达能力,一个方法就是跟着新闻联播,听录,他说什么你跟着说什么,我一听,这就是我正在做的事呀,还找不到意义,这就出现被赋予意义了,这件事用在哪里呢?用在各种面试、复试、求职、交往、演讲上,差不多都是通用的。功不唐捐。
今天下午看的书,是繁体字竖向排列的书,比较有趣。在此之前,我一直有个隐隐约约的问题或者说想法,就是古人的竖向书写,除了字形的笔势上面相连,符合古文字结构特征,它更多的更深层的什么原因,会造成这样的书写方式,比如说在心理上或者行为习惯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差异,这是我需要去看书的问题。
之前只是有这个想法,后来也确实看到过有人谈论过竖向的排列很适合中国人的习惯,但是具体的我现在回忆不起来了,今天的看书感受是,竖向的排列,会使人看书的速度稍微变慢,这样用文字的阅读速度来制约泛泛而看,会更高效,毕竟古代能看上书的已经算是很高端了,现在还没有去搜集材料,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
最近越来越快体会到知识的可压缩性,感觉换一门功课,还是有一部分是占了之前储备的便宜,很兴奋。晚上去河堤看了小朋友坐闪闪车,舒缓了好多,想到老师说最应该接收教育的,是父母,可能很多时候,恐婚不是真正恐婚,而是明白当时的自己还不能够为人妻为人母,但是随着心里的焦虑一点点抚平,好像这件事,也没有那么难接受了。
永远不要对自己要求太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