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每到学期末都有一次全校的汇报演出。届时各班集体出一个节目。因为有集体依靠,心理上没有很大的压力。
这学期学校改变方式了,剩下最后两节课时通知各班自行安排。我们民族舞班,黄老师要求三五人组成一个小团体,在下一堂课上各自表演。
本人在班里,属于倒着的名列前茅,本来就‘’聪明”,加上去年在外地溜达了几乎一年。本学期藏族舞的第二个组合,黄老师在基本功已经教完的基础上,用两节课完成了一套组合的教学。这套组合其实就是基本功的多种变形。但对我们来说还是挺具考验。第一堂课的动作我还没学会,第二堂课又没去。这种情况下,我参加哪一组都会对他们有影响。
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弃,很简单,两个字儿就结束了。二是挑战独舞。这样对别人没有影响,但是自己的压力就大了。放弃,于我有点不甘。挑战,压力着实太大。放弃就等于不会跳。黄老师那么辛苦地教我们,原本是要我们学会,学好,掌握藏族舞的元素精髓。放弃?不合适。我还是选择了挑战自己一把。
好在群里有录像,一段儿录像反复看,看来看去啊,还是迷糊。有几个吊胸腰扭身转怎么也看不明白,录像又是正面的,反应不过来。一时,十分的烦躁不安。真想放弃,又不甘心。耐住性子反复地看录像,把动作一个一个的分解在纸上,记下来第一个动作,先出哪个手,先出哪个脚,第二个动作,怎么转身,一遍一遍地回放,有时一个动作要反复看几次才看清。然后再看下一个,一个一个的看,一个一个的记。实在弄不懂的,周六就去找班长啦。
2017年12月15是启今为止最冷的一天。大风,零下5度。路上换乘了两次公交车,在寒风里等50路,感觉被风吹透了。到芦苇家,得到了芦苇悉心的指点。将三个卡点都打开了。
在以后的两天里,早上练晚上练,遛狗的路上,也比划几个动作。坐在车上,看手机里的录像,琢摸动作。期间时有各组如何创新,如何排练的正向信息传来,对自己也是不小的激励。周一搭惠芹的车去芦苇家,才知道她开车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呢。她们组今天磨合排练。会群六点多就吃了早饭,坐公交到了芦苇家,主人还没洗脸。我们到时,乔秀娟已跳得出汗了。我打趣道"我们这都是为啥呀"?秀娟出口就是"后半生就靠这活着呢‘。呀呀,力量的源泉丫。
终于放下录相,听着音乐能顺利的把动作做下来了。那种开心,那种成就感呀,只有付出之后,才能体会。单是一个前奏,反反复复的听了好多遍,为的是能找到并把握起点,到底被我抓到了。自己觉得动作记得挺熟练啦,充满信心呢。
一周眨眼划过。周二如约而至。一年多没化过妆了,还是给自己淡妆了一把。找出之前的藏族舞服装,试穿着跳了一次,还行。一点半之前打车到教室。
本次活动班长策划有序,教室的黑板上赫然写着,舞之恋2017我要尚纯玩几个飘逸的大字,谐音就是上春晚。摄影家丁宁全程录像。开场是我们把杆上的几个小组合,擦地,踢腿,画圈儿。这几个组合,我一个也没记全,上课时总是瞄着于延做动作,今天我被临时推到了另一个把杆上的最前面,好在于延就在另一侧,自己的动作完成的还算可以。正式表演之前,集体把两个藏族舞的组合复习了一遍,动作还算流畅。心里又安定了一下。
真正的考验开始了。我被排在第五个上场。心态比较淡定,没有什么紧张。开始的几个动作还行吧,第四个动作做完,一声"好“从耳边划过,一闪念,念朦了,一时找不到北了。音乐不停,动作也不能断呀,就随便的划拉啦!芦苇雪梅一看我乱了阵脚,忙着在对面比划动作,懵懵懂懂地找到北,只管着路数,哪还顾得上身法?动作是划拉完了,质量的没有丫。下场时,丁宁笑着对我说,顾姐象是刚解放的,从头到尾都是笑。
每两组表演结束,黄老师都给点评。点到我时说顾阿姨10个动作错了九个。但是(关键在但是哦)有一个动作有创意。我先不说,留待最后点评。
大家都很成功。最后我听到的"但是"后边儿的点评是:"这个动作我是这么教的,顾阿姨把它跳成了这样的,就这一个动作就真值了。大家都不及啊。"他连说带表演的恢谐,把全场都逗乐了。我懂老师的意思。我哪有那么脆弱?!
之后好几个同学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肯定我的动作做的还是不错的。大家的心意,大家的善良,我全都领了,我全都明白。我感觉到班里暖暖的爱意。
无论说什么,无论怎么说,这一次的挑战是没有成功。有一点点小遗憾。但是对这个选择我不后悔。想想,因为这次挑战,让我熟悉了这个组合,并记住了每一个动作。欠缺的是练习的少了。用声乐班薛老师的话说,一首歌唱上100遍,你还能不会唱?引伸到这段舞蹈的组合上,如果跳上100遍,还会忘?今早醒来,给自己一个约定,在十天之内每天跳他六遍,跳上六十次,试试,还会断篇吗?倘若再有喊好声,还会迷糊吗?六十次不行,那就一百次。
我感谢我们班,感谢我们班有如此专业的黄老师。我也感谢自己,有勇气挑战了一把,逼迫自己在藏族舞旋子的迷宫里从头儿走出来。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我爱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