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苦PPT久矣,被PPT支配的恐怖,和累死累活干不过写PPT的,成为不少职场小白不吐不快的心病。
2019开年,新东方年会一首《释放自我》的神曲刷屏,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成为网络热点。
这首歌走红的原因是因为歌词引发许多人被PPT困扰的共鸣。
歌词里有这样几句:
干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
要问他业绩如何,他从来都不直说,掏出那PPT一顿胡扯。
许多人都为这几名员工的敢说敢唱点赞,事后唱歌的六名员工还获得了俞敏洪发的12万元奖励金。
如果你是这六名员工之一,拿到奖金后,你准备怎么花?
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会选择拿这笔钱去报个班学习PPT。
即使不学PPT,作为一名合格的职场人士,也绝对不能不懂它背后的逻辑和意义。
只有没想明白PPT背后逻辑和意义的职场小白才会抱怨PPT。
真正想明白的职场人士都在学PPT,或者找会PPT的人合作。
许多人觉得PPT是浪费时间,形大于实,但真的这样吗?
PPT背后的逻辑之一是要做好PPT,必须有清晰的逻辑。
为什么汇报要用PPT,直接说不行吗?
恐怕不行,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演讲训练的人,说话经常没有重点,颠三倒四,重复啰嗦。
即使是乔布斯、罗永浩这样擅长表达的人,也需要PPT来作为辅助。
表达能力一般的人,更需要借助PPT弥补表达能力的不足,做到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PPT的作用一是作为讲话内容的提示,引导自己的表达,二是让观众更加一目了然。
好的PPT绝对不是一顿胡扯,它必须简明扼要,逻辑清晰,借助图表和动画,让所有人更快了解问题的重点和本质。
电影《教父》里说: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PPT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更快看透事物本质,它能极大提升职场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职场更加公平。
有人说这好像不对吧,很多人只会做PPT,结果比那些真正苦干实干的人收入更高,升职更快,这明明是PPT造成的不公平啊。
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你就会发现这是PPT高手应得的。
难道所有做PPT的都和领导关系更好,都溜须拍马走后门了吗?
当然不是,那为什么他升职加薪更快,因为这背后是市场定价,他一定贡献了更高的价值。
举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位外企中国高管,业务能力很强,但得到总部支持很少。
因为外企汇报工作都用PPT,而这位高管不太擅长。
在很短的汇报时间内,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明明干的比别人多,但表达不出来,只能吃哑巴亏。
后来他狠下心,招了一个专门做PPT的员工,每次做的PPT非常精美,而且重点清晰,条理分明。
这让他获得了总部的认可,获得了资金预算和各种资源上的支持,所有部门员工的年终奖都多了不少。
因为PPT获得更多价值的案例比比皆是。
比如很多合作谈判和项目竞标中,同样业务能力的两家企业,PPT做的好的那家更容易获得订单,谈成合作。
这不公平吗?非常公平。
因为即使业务能力相当,好的PPT反映出这家公司有更好的设计能力,或者准备更充分,态度更端正,获得合作的意愿更强。
如果因为PPT让部门员工收入大涨,或者赢得大客户的订单。
那你说这个做PPT的员工获得高一点的收入,是不是应得的,因为他为部门贡献了更高的价值。
而且能把PPT做好,意味着什么,绝对不是简单的这个人熟悉PPT软件。
背后是这位员工对部门整体工作有非常深刻的洞察,有全盘考虑的大局观。
除此之外,他还必须非常有逻辑能力,才能简明额要、层次清晰地把工作重点呈现出来。
一个对部门工作有深刻的洞悉、有全局观和逻辑能力的人,比那些在某一个岗位苦干的员工升职快一点,是不是也是应该的?
PPT的本质是一种提升沟通效率的工具,它能帮助企业和员工更高效地沟通,从而更高效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职场人士们应该停止抱怨,要不马上学习PPT,要不找擅长PPT的人合作,这才是职场打怪升级的正确方式。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如转载请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