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就该多读书,因为你的二十块钱买了别人的大半生。对于经常看书以及买书的人来说,皮囊似乎是每个类型排名的前十的存在。曾经对于这种排名很不屑,觉得很多都是商家为了炒作,混淆购物者视听。或许是年少,或许看惯历经沧伤的岁月。皮囊,顾名思义,除却肉体的存在。人是为何而活,皮囊还是肉体,还是内心?是为了皮囊有个更好的安放之处。
这本书有15个片段,每个片段就是一个小故事大道理。故事——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不会消灭无痕可寻,就像流星走过还是带着尾巴。一个媒体人,对于讲故事的条理安排的很好,一本书看完有一种从新生到结束的感慨。
整本书讲述最多的是亲情,友情。在首篇皮囊里面老太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生活中的烦烦扰扰总是连着摆脱不掉的欲望,或许也就是这些欲望才构成了现在生活。
爱情的存在似乎是年轻人的标签,相依相伴的父母间的吵吵闹闹不断,但是爱情的存在无关乎琐碎的生活。“母亲的房子”不仅仅是向外人展示我拥有一个健全的家,而是暗含母亲对父亲深深的情。此时的磨难,磨出母亲对父亲敬重。
对于不是缺陷的全人来说,对残疾的忍受有种无力感,痛恨、挣扎,有时觉得没有了自尊。明知道家人的关爱,但是内心的疼痛无处排解,受伤的是亲近的人。挣扎的无力感,让整个人全身上下都充满了绝望和愤怒。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失去的痕迹,触碰心底。但会怀念,因为存在过。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描述的是作者遇到内心有梦,与现实向触碰的那些人。追求理解,追求时尚,追求自由,这些都是“所谓的”存在。因为名声不好的张美丽,她寻求家人的理解,却被族谱除名;造福乡里,却不被同乡甚至亲人接受。她走了,带着遗憾和绝望。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阿小就是这样,年幼的有这不同他人的想法,但在遇到他人说的即将成为“香港佬”的阿小消散。做着电视上香港佬做的事情,拿捏着自以为香港佬的架势,狐假虎威。曲终人散的阿小,落寞的、挣扎地回到现实。
有时候人会做些看上去奇怪的反应,比如,越厌恶、越排斥的人和地方,我们却越容易纠葛与此,越容易耗尽自己所有就为了抵达。
或许是想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更为出彩。
每个人都已经过上了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活让许多人在这个时空里没法相处在共同的状态中,除非等彼此都老了,年迈再次抹去其他,构成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 标志,或许那时候的聚会才能成真。
相聚的可贵,但是繁杂的欲望充斥着每个人的内心,聚无可聚。
不合时宜的东西,如果自己虚弱,终究会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但有力量了,或坚持久了,或许反而能成为众人追捧的魅力和个性。
寻找自己,反过来就是打破现有的存在,创造环境。
“怎么样?最近过的怎么样?讲一讲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