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圈
实验室同样的课题困境的人不只是我。
师姐同样面临问题。
做科学研究的人,往往是被人崇拜和景仰的。可学术圈也是有其特点的。到能上国内211级别以上的研究生的人,其智力水平已经不是影响其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
做科研,对有的人来说,就是一份工作,能赚钱养家。以赚钱为目的的结果就是,学生做科研只是为了拿学位,对为什么做,为什么实验要这样设计,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原理和局限性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完全不关心,毫无兴趣,老师,师兄师姐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其实和社会上干其他工作的人没有两样,这只是一份工作。他们也注定就是个普通人。好一点的人,能进一步,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每种研究方法的过程和局限性,遇到问题能定位问题所在,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案,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往往可以独当一面,做到高级研究者的级别,大部分都到此为止了。最值得尊敬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是,将兴趣和职业结合,金钱和名望只是副产品。
进入学术圈的年青人,大部分还是有期望和抱负的。是希望将青春和热血贡献给科研事业的,也都知道需要将兴趣和职业结合。可大部分在读研究生一年以后,都完全被现实敲击得粉碎。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大的是环境,小的是导师和实验室的渊源。
硕士师姐,一个北京女孩,其实年纪比我还小,读书早加没有读医学院,竟然高我一级,成为师姐。师姐经常扎着发髻,穿着白大卦实验服,素面朝天,甚至面有菜色。脸上经常洋溢着端庄的浅笑,加上明亮温暖的眼眸,像极了演员徐静蕾。后来有一次,我在国外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再次见到她。她换上了修身的职业装,衬托出让洋人艳羡的身材,长发上半部分乌黑垂直,下半部分大卷,散批在肩上,脸上略施粉黛,那双明亮含笑的眼睛更温暖了,干练中透着妩媚,知性中透着阳光,智慧和美貌完美结合,她简直就是全场的焦点。这是后话。
师姐出身书香世家,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知识分子气质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看上了国外的一家顶级实验室,和实验室沟通后,外语,GPA等都没有问题,卡在了文章上,对方对发表的文章等还有想法,迟迟没给offer。
很多人认为,只要勤奋加汗水就一定可以成功,或者说,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其实,那1%的灵感比99%的汗水重要得多。而那1%的灵感,需要非常重要的环境。有很多东西是靠砸钱砸不出来的,即使砸了,也只是一靠大logo,豪车显摆,自欺欺人的土豪,成不了传承多代的贵族。
得诺贝尔奖,对很多科研人来说,简直就是遥不可及。可有实验室能连续多年拿奖,有的学校诺贝尔奖获得者多得连学校停车位都满足不了。要想学术上有顶级造诣,必须要去这样的实验室,获得至关重要的环境和氛围。
(未完待续)
英格恩生物技术博客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