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Nn一起回母校参加毕业十周年同学聚会,本应该沉浸在对母校的情感中,然而期间的我却是心烦意乱。
是的,Nn出状况了。昨天早上,她一直粘着我,要牵我的手,嘴里嘟着“妈妈妈妈”,我离开她去和同学老师合影的时候,她就控制不住了,泪水决堤(一直很粘我)。在同学面前,Nn的哭让我感到很丢脸,集体活动又不允许我们们耐心地安抚她。旅途中没有暂停角,我的暂时离开也只会让她感受到我的抛弃,于是我的急性子又爆发了,她一如既往地越哭越凶……
我意识到她的这种表现不是偶然的,她希望妈妈在的时候都能陪她,而我却不是每时每刻都能满足她的要求。她需要我,我却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的时候,问题如何解决?
或许可以做个约定试试看。
我们在等回程动车的时候她的情绪已经平静了,忘记了早上的不愉快。我看她无聊,就赶紧开始主题“Nn,妈妈和你玩个游戏吧。”
她一听是游戏,马上两眼放光“好呀!”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约定。首先,妈妈觉得不开心,因为早上妈妈要和同学照相的时候Nn哭了,不让妈妈去。我希望我们一起想办法,想一个Nn不会哭,妈妈不会生气的办法好吗?”我发现当自己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已经慢慢地平静下来了。
我不带情绪地和Nn说话,她也容易接受得多,很愉快地答应了“好!”。
“那现在Nn、爸爸和妈妈每个人都想一个办法。”
Nn想了一会说:“妈妈快快照完像回来。”
“喜欢Nn这个办法的举手。”只有Nn举手。
“好,现在轮到爸爸说他的办法。”我说。
爸爸:“让Nn一个人在那里哭。”
“喜欢爸爸这个办法的举手。”只有爸爸举手。
“好。妈妈的办法是,告诉Nn妈妈要去和同学照相,并且告诉你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比如十分钟)。然后Nn就乖乖等妈妈回来。喜欢妈妈这个办法的举手。”Nn和我都举了手。
“刚才谁的办法最多人喜欢呀?”我问道。
“妈妈!”Nn抢答道。
“对!那Nn和妈妈一起遵守这个约定好吗?就是我们都要按妈妈的办法去做。”
“好。”下了车,我问Nn,还记得刚才和妈妈的约定吗?
她摇了摇头。我意识到孩子对抽象的语言理解起来有障碍。于是我趁热打铁,立马来一个具体应用。
“Nn,妈妈现在要去一下洗手间,大概五分钟就回来,你先跟爸爸一起好吗?”
“好的,妈妈你要快点回来哦!”
“好。谢谢Nn遵守我们的约定!”
亲身实践才会发现具体问题。对于新输入的概念,孩子并不会像大人那样有意识地去理解和牢记,所以还要不断强化约定的内容。
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