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僵尸文学盛行的互联网:你读的诗,也许是“僵尸”写的

僵尸文学盛行的互联网:你读的诗,也许是“僵尸”写的

作者: 投稿指南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16:23 被阅读0次

    20世纪初,法国数学家Emile Borel推出了一个叫做“猴子和打字机”的设想:如果无数多的猴子在无数多的打字机上随机打字,并持续无限久的时间,那么在某一时刻,它们必然会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

    出于种种原因,有关这一设想的实验仅开展过一次,并以失败告终。

    没想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新浪微博在阴差阳错之间再现了这一实验。

    微博上大量的僵尸号为了不被回收,会利用大数据随机抓取词汇,生成一些前言不搭后语的语句——虽然没有生成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但诞生了“僵尸文学”。

    僵尸号发布的内容是从整个互联网随机抓取的,生成一篇僵尸文学的难度无异于在巨型垃圾场中寻找钻石。

    但由于样本容量足够大,在无数个僵尸号中,偶尔会诞生一篇惊艳的僵尸文学。部分网友对僵尸文学很感兴趣,还给这些僵尸号取名为“大尸人”。

    我在“僵尸文学bot”中找到了2019年最受欢迎的几篇僵尸文学。

    这家伙去另一个世界继续牛逼了,

    有时候真想去他妈的车子房子,

    付出很多的爱,

    墓碑上刻着:

    去他妈的三险一金,

    去他妈的结婚生子,

    客死异乡!

    最浪漫的爱情只能生长在童话里,

    让他自由,

    找不到出口。

    如果在沙漠里快饿死了,

    而如果本身是小麦肤色,

    效果会更加自然哦。

    一场梨花寒白的梦,

    黑松露蘑菇包很有想法,

    三千里尘埃来一碗啤酒鱼。

    沉寂的雨夜

    我漂在原方

    蚂蚁把我的一个兄弟绊倒了

    不留痕迹

    听说

    足球看台上的一只大象

    灵魂在空荡的荒野上狂奔

    这些诗歌很像我们玩过的拼贴诗游戏,从报刊杂志上剪下来一些词语,按自己的逻辑将它们拼接在一起,赋予其诗的灵魂。

    很多人对这种有点“解构主义”意味的文字游戏产生了兴趣,一位作者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探讨“僵尸文学会不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网友们也热烈地讨论,僵尸文学到底是“赛博朋克”、“超现实主义文学”还是“荒诞文学”。

    也有人说:“不管它是什么类型的文学,反正这种创作方式就已经很‘赛博朋克’了。”

    僵尸文学的出现,是流量时代美丽的意外。

    这些所谓的“大尸人”,其实就是某宝店铺里50元一万个的僵尸号,他们不仅没有灵魂,背后还牵扯着一条互联网时代的灰色资本产业链。

    店主利用技术手段,盗取废弃的微博账号,用爬虫抓取用户的真实信息,再用专门的养号机器控制大批僵尸号定时点赞、评论、更新,让僵尸号们不会因为不够活跃被封号,在微博的算法之下苟且偷生。

    对于平台来说,这些僵尸号大多数时候是一种恶意的存在,它们大规模地刷数据,充当网络水军,操纵舆论,危害四方。

    但对于部分网友来说,这些僵尸号倒是拥有了“僵生的高光时刻”,展现出了不可思议的“机器人的终极浪漫”。

    机器人写诗并不稀罕,在去年10月份,第一本AI诗集《万物都相爱》就已经公开面世了,它的作者是中国人工智能写作平台排行前十位的机器人小封。

    僵尸文学盛行的互联网:你读的诗,也许是“僵尸”写的 

    机器人小封出身高贵,是封面传媒自主研发的高端机器人,它很有面子,诗集的序言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写的;小封入行时间也久,在《封面新闻》上开设过半年诗歌专栏,是机器人界的大诗人。

    看了它的诗,诗人周瑟瑟都要说:“小封和现在很多诗人是一样的,甚至比一些诗人写得更好。”

    然而,和坐拥八万粉丝的僵尸诗人相比,小封并没有受到流量的青睐。

    有一位喜爱僵尸文学的读者读过《万物都相爱》后说:“机器人写的诗确实很好,但是和僵尸文学相比,总感觉缺了一点灵魂,大概是因为僵尸文学的内容全都是从网友的现有造句中随机爬取的,说到底还是人类智慧的成分。”

    由此看来,“僵尸文学”的突然走红,也不完全是无心插柳。

    僵尸诗人们制造的荒诞和惊喜来自于千百万人产生的信息洪流,源头依然是人类的七情六欲。

    而僵尸文学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它是机器人随机生成的,内容毫无逻辑,读者无需做阅读理解,可以完全凭空想象诗歌的含义,一千个读者可以脑补出一千个故事。

    有一个网友在微博上说:“之前在僵尸文学bot看到一条内容:‘我在寻找上帝的漏洞,奄奄一息的律师说’就觉得很浪漫,然后很期待地去找了原文,发现原来是一个笑话的后半部分,瞬间那种感觉就烟消云散了。”

    与其说僵尸文学是文学,不如说它是一种行为艺术,只是将原有的文字重新拼凑,堆积,再用奇怪的语法为这些内容赋予一些笨拙、漫无边际的美感,从而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激发了人们的诗意情怀。

    杨庆祥副院长在一篇关于机器人小封《万物都相爱》的文章中表达了“人工智能写的诗歌不仅算是诗歌,而且简直是当代写作的集大成者”的观点。

    他还写道:“人工智能的写作是一面镜子,可以让人类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写作已经穷途末路。”

    杨澜也说过类似的话,她说:“人工智能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人类智慧的神奇。”

    这一点,其实并不绝对。

    人工智能的写作的确是有意义的,但它的作用不是让人类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已经穷途末路,而是告诉我们,人工智能的写作考验的是人类解读文学的能力,从这面镜子里,我们能照见人类的浪漫和智慧。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不止僵尸文学会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还会有僵尸漫画、僵尸剧本,心灵“僵”汤不断涌现。

    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所谓的“跨时代级别”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人工智能作品。

    但人工智能作者是有“硬伤”的,它们无法展现作家的心灵世界,需要读者依靠自身的感觉去为其生产的作品赋予意义。

    文章再富有美感,语句再充满力量,情感表达再恣意,脱离了人类欣赏能力的人工智能文学,也只是一堆毫无营养的文字堆砌起来的假山。

    所以,无论僵尸文学之类的热度能持续多久,在写作这条兼具哲学性和生命性的道路上,只要我们尚还具备表情达意、更新思想的能力,真正穷途末路的一定不会是人类自己。

    作者:小慧儿

    投稿指南(ID:tougao777),原创首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僵尸文学盛行的互联网:你读的诗,也许是“僵尸”写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ic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