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学习第103篇《齐风 卢令》(全)

《诗经》学习第103篇《齐风 卢令》(全)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2-07-14 23:53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03篇《齐风  卢令》

    【原文阅读】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chóng环,其人美且鬈quán。

    卢重鋂méi,其人美且偲cāi。

    【译文参考】

    黑毛猎犬颈圈丁当响,

    那个猎人英俊又善良。

    黑毛猎犬脖上套双环,

    那个猎人英俊又勇猛。

    黑毛猎犬脖上环套环,

    那个猎人英俊又能干。

    【字词注释】

    (1)卢:黑毛猎犬。

    (2)令令:即“铃铃”,猎犬颈下套环发出的响声。

    (3)其人:指猎人。

    (4)仁:仁慈和善。

    (5)重(chóng )环:大环套小环,又称子母环。

    (6)鬈(quán ):勇壮。一说发好貌。

    (7)重鋂(méi ):一个大环套两个小环。

    (6)偲(cāi ):多才多智。一说须多而美。

    【诗歌赏析】

            此诗意在描写打猎人的本领和美德。其人带着猎犬出猎,品德仁慈,卷发美髯,具有仁者之相。作者是以羡慕的眼光,对猎人的外在英姿和内在美德进行夸赞。诗人善于捕捉细节,于细微处引发对具体生活的描绘。

      此诗采用了由犬及人、由实到虚的写法。全诗共三章,每章的第一句均以实写手法写犬;每章的第二句均以虚写手法写人。

      “即物指人,意态可掬”(陈震《读诗识小录》)。“令令”“重环”“重鋂”,是写犬,不仅描绘其貌,而且描摹其声。卢令令写环子的铃声清脆悦耳,心情飞扬飘逸,卢重环、卢重鋂,写挂在马脖子下面的子母环的形状,也叮当作响。

            未见其人,先闻其“卢令令”之声。可以想见当时的情景:黑犬在猎人跟前的受宠貌和兴奋貌,猎犬在跑动中套环发出的响声等等,这就从一个侧面烘托出狩猎时的气氛。

            接着才走出诗中的主人公,诗人大力夸奖了猎人的英武帅气,“美且仁”“美且鬈”“美且偲”,在夸赞猎人英姿的同时,又夸赞猎人的善良、勇敢和才干。这样看来,诗中所赞美的猎人,是个文武双全、才貌出众的人物,以致引起旁观者(包括作者)的羡慕、敬仰和爱戴。从感情的角度看是真实的,从当时所崇尚的民风看,也是可信的。

            打猎是古代农牧社会习以为常的事。猎者除获得生活所需之物外,还有健身习武的好处。古人认为,国家要强盛,离不开文治武功。体魄强健,好勇善战,体现了国人的尚武精神。仁爱慈善,足智多谋,体现了国人的文明精神。因此,文武并崇,刚柔兼济,在古代形成一种风尚。

      全诗仅二十四字,就勾勒出一个壮美、仁爱、勇武、多才的年青猎人带着心爱的猎犬打猎的情景,文字简练,形象生动。

    【《卢令》学习的反思探讨】

      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距今约8000年前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已开始驯养家犬。春秋时,驯养的犬,可分为田犬、吠犬、食犬三种。《风俗通义·祀典》“于九门杀犬磔禳”,贾疏云:“犬有三种,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犬的主要功用是充当人们狩猎的助手。田猎时,一般都带上猎犬,即田犬。《齐风·卢令》:“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卢重环,其人美且鬈。卢重鋂,其人美且偲。”《秦风·驷》:”輶车鸾镳,载猃歇骄。”“猃”是长嘴的猎犬;“歇骄”是短嘴的猎犬。

            猎犬,不仅可以为人带路、警卫、放哨、衔回射中的小猎禽,而且可以直接获取兔类等小动物。《小雅·巧言》:“跃跃毚兔,遇犬获之。”《吕氏春秋·勿躬》:“季子曰:‘非狗则不得兔,兔化而狗,则不为兔。’”吠犬是用于看家的犬。《淮南子·说林训》:“盗贼之辈丑吠狗。”“丑”在这里是害怕和嫌恶的意思。《左传·昭公二十三年》:鲁大夫叔孙婼被晋国拘留,“吏人(晋国治狱的官员)之与叔孙居于箕者,请其吠狗,弗与”。这里说的吠狗,即随身的看门犬。春秋中期以前的墓葬中,在墓穴底层,棺椁的下面,多有腰坑,坑内一般都埋犬。大约这腰坑中犬多是随身的吠犬。主人活着的时候为其看门,主人死后又随其到地下去守卫陵墓。许多车马坑中,也都殉有狗。如河南浚县3号坑中有车12辆,马72匹,狗8条。随车马坑的狗,则多为猎犬;有猎犬的车马坑,其车也多为田车。其主人则多为卿、大夫等贵族。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美且仁

          作为一种高于自然的人文存在,文明社会应当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孔子提出了仁道的原则。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这已是一种普遍的看法。早在先秦,便已有孔子“贵仁”之说。

              当然,“仁”这一范畴的提出并非始于孔子。在《诗经·齐风·卢令》中即已见“仁”字:“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尚书·金縢》中亦开始提到仁:“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不过,以上文献所说的仁,似乎只是仪文美备的意思,而并不表现为价值领域中一以贯之的理想或观念。

            在孔子那里,仁则第一次被提升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原则。《论语·颜渊》记载了孔子对仁的界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可以看作是对仁的内涵的最一般规定。以爱人界定仁,体现的乃是一种朴素的人文观念,它首先意味着确认人在天地万物中的至上地位。

            在《乡党》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一次,马厩失火被毁,孔子退朝归来听说此事,马上急切地询问:“伤人乎?”而并不打听火灾是否伤及马(“不问马”)。这里所表现的是一种人文的关切,它意味着:相对于牛马而言,人更为可贵,因此,关注之点应当放在人之上。

            当然,这并不是说牛马是无用之物,而是表明:牛马作为与人相对的自然存在,只具有外在价值(表现为工具或手段);惟有人,才有其内在的价值(本身即是目的)。在问人而“不问马”的背后,多少蕴含着如上观念。

            把人视为关切的对象,基本的要求便是尊重人。如果只有生活上的关心(能养),而无人格上的尊重,那就意味着将人降低为物(犬马)。人作为不同于物的对象,并不仅仅是一种感性的生命存在,而是具有超乎自然的社会本质(人化本质),这种本质首先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尊重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的敬重便是对人的内在价值的确认,或者说对人超乎自然的本质特征之肯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学习第103篇《齐风 卢令》(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kq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