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9
1,其实挺难的。
尤其是离开学校,远离家乡的时候,感触才渐渐的深刻起来。
之前是没有这种切身感受的,也不会理解大人口中的艰难和辛苦。最多的可能是有一种来自教育的礼貌:对他们的苦和累表示“理解”。当然这是肤浅的表面的理解。完全是两码事。
经历过了,才明白大人们的辛苦,才真正发自内心的对父母流露出理解和感激。而不是像有人教的那样机械的说感激的话。
其实一直挺难的,他们只是没有选择让我们承担。默默的承受而已。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丝毫没有发现这些事情的艰辛,直到我们变成了他们。
2,高一其实挺难的。
有这种感受,很多时候是因为初中和高中的落差太大。不仅来自生活上,还来自学习上。
相比而言,生活上的困难可能还相对容易应对一些。但是来自学习上的困难有时候就超出了一个初中生的承受范围了。初中时可能还是班级的尖子生,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可是在高中分班之后,一下子自己“落后”了,大幅度“退步”都是正常的。于是,变得焦虑,暴躁都是正常的。
一旦步入高中,就把你初中时候的所有的东西统统重新归零。无论你是尖子生还是插班生,现在你们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所有你想要的成绩都需要重新去创造。
不知道你们老师有没有说过类似的一番话。
进入一个新平台,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新的认识和判断。不仅来自自我认知,还要和环境变化结合起来。
对环境突然变化的适应能力不足,也是我们麻烦不断,疲于应对的重要原因。
至少,我高一上学期的时候,每天拼命的学习,成绩依旧不见有什么起色。焦虑吗?肯定焦虑,但是办法丝毫没有。
后来呢,后来我接受了我在这样的竞争环境里,我并不出色的事实。
有些事,一旦你承认自己不行,反倒没那么困难了。像是你妥协了,但是你知道这才是坚强应该有的样子。坚强并不是不低头,而是不弯曲脊梁。
放松一下,让紧绷的神经舒缓一下,学习的状态、节奏需要在宽松、宽容的环境里寻找,说不定属于你的状态也慢慢的找回来了。
3,恭喜你有了弟弟。以及谢谢你的祝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