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说:《大学》是“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规模:“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朱熹称之为“三纲领”;节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称之为“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代八岁入小学,学习“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已治人”的学问。
子日:“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译文】孔子说:“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有一样的想法,一定要让人们不再争讼。”圣人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狡辩。使人心畏服,这就是知道根本。
朱熹认为诚意是“自修之首”,“进德之基”。“意”是心里最初发出的念头,道德修养第一个念头就要真实,否则一伪百伪。真实念头自自然然,心安理得,很满足,很快乐。所以君子要慎独。独有二义,一是独处,无人看你,要谨慎自己行为。二是独知,你的念头,大庭广众之中,别人也不知道,而自己知道,这更需要谨慎。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译文: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
朱熹的《中庸章句序》,是一篇难得的历史文化文献。它完整地论述了儒家的道统论。首先,是道的内涵,序引《尚书·大禹漠》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四句话,表明宗旨,使其成为道统论的核心,后来被称作“十六字心传”。理学家们几乎都把它奉为圭桌,没有谁人能绕过它。
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的,不偏不倚的,所以叫做“中”。喜怒哀乐总是要发露出来的,但发出来要有节度,无过不及,这就叫做“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整个社会大家都心平气和,社会和自然界很和谐,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这里讲的中和,实际就是中庸。前人说:“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朱熹注“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它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作为孔子最好的弟子,颜回好学,“三月不违仁”,仁便是善。而且在毅力方面有过人之处,《论语·雍也》中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算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说明颜渊不为贫贱所移,能持守。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路,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