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第一节课,刚完成“上课——起立——老师好”这套礼节,一个坐在后面的女生举手,询问之后,她说:“老师,谁把我的书包给弄乱了!”一脸的委屈和烦感。我本想就全班批评不知名的学生,但转念一想,影响大家情绪。随机应变道:你此时的心情是什么?用一个词表达。“生气!”“用一个句子表达呢?”“我很生气!”“此时你最想怎么骂他?不带脏字的。”她愣了一下,班里有人笑了。“比如:你真可恨!”她也不好意思的笑了。“比如:我真想把你的书包扔了!”我又提示她。她此时的表情已不再是委屈了,脸上的表情也自然了。我又追了一句:“你此时最想给那个学生说什么?”“下次你别再这样了!”
到此,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在老师和这个学生的对话上。我抓住时机问:同学们,听到没有,谁翻乱了她的书包,她很生气,此时她最想对你说,下次别这样了!同学们咱们能去做到不去乱翻别人的东西吗?“能——”全班同学异口同声。
这个事件就这样结束了!皆大欢喜,没有批评,没有指责,没有揪住不放,同样达到了教育的效果。既安抚了受委屈的学生,也教育了犯错者,还教育了全班同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