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寒风与冰冷清霜中,又是一年春晚时。
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看春晚,其实说小也不算太小,好像是上大学之后,陆陆续续看了一些年春晚的节目,因为父母不希望我们看电视,更希望能够学习好一点。
我们的第一台电视是50块钱买的,二手的,黑白的,是人家放过的。第二台电视是参加工作之后,在某家店品牌下面买的,当时花了1000块钱,是一部特价机,当年正好就看了悉尼奥运会,为此同事们还祝贺了一番,大家凑一些钱,搓了一顿。
他们还给我放了炮,但我当时说的一句话一直都记得,我说冲一冲喜。小张说冲什么喜啊?后来我马上就明白了,那是用错地方了。她又怎么接话的,我完全又忘了,以前嘴怎么那么笨,所以还是要多练习,不然词用错了都不知道。当时还有一个小插曲,这个就不说了,说了的话不太好。其实可以从一些小事情看得出人与人之间有一点小差别吧,有的人就把某些东西看得比较重一点,反正生怕吃亏。
第一次看电视春晚都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后来有了电视就一直看,但最近两年都没有看完,只看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昨天晚上看了一个多小时吧,小孩抢过电视之后,就转到手机视频号上面看,实时数据显示有接近2亿人在微信上看了,点赞的也要接近3亿。我在某次在某个明星的视频号上看的,有几千万来看,我当时简直就惊呆了。我自己也有视频号,简直就不值一提。当然不得不佩服现在科技真的太发达了,可以随时随地看直播,而且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同步直播。以前提手机上看电视的时候,人们还不相信你。
其实有时间我还是愿意看春晚的,但一看到小某书三个字出现在小品节目的道具当中,心里就有点不太舒服,再加上在它的台词里面也嵌入了广告,作为一个国家电视台不应该这么差钱的。植入广告应该是没问题的,拉赞助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可不可以不要那么生硬,不说丝滑,至少可以顺滑一点。还有抽奖那些我以前也试过,都是有一些附加条件的,我倒觉得不如真金白银的小红包。
以前小岳岳的相声,应该说是比较搞笑的。但这次真的太离谱了,在那么几亿人观看的直播平台上面,居然用了手工提词器,难道就真的背不下来吗?这应该是他们的基本功吗?他们不是讲究说学逗唱吗?基本功都没有,包括演员也是这样,你真正背下来应该就和普通人有区别了,不能因为出了名就不用背台台词了。有很多的著名演员都是要背台词的,这是一个前提,当然背下之后还要灵活运用,不是说一个字都不能错,要运用到具体的情景当中,衔接自然,还可以有临场的发挥。
魔术师刘谦又回来了,不过这一次算不算演砸呢?他的托儿没有选好,如果他还是选董卿的话,肯定就会心照不宣,但这一次他遇上了尼格买提,人家还是7个字,你没有演练过,就不能严丝合缝?就穿帮了,我怀疑小撒是看过回放的吗?也或者他当时就看到了,因为很明显小尼的牌没有合上。
当然,这样正好就让我们知道魔术就是魔术,它始终是假的,演得好以假乱真,人家看着就舒服,就是艺术,还有神秘感,但是让我们看到穿帮之后,心里面还是有那么一点不舒服的,你那就是纯技术,而且技术不好。
说穿了还是要多练习,多配合,就像我们国足一样,球员之间要配合好,演员之间也要配合好。同时也可以看得出小撒的高情商,他说,小尼可能是全场唯一没有合上的。他可能也不想欺骗观众吧。所以喜欢他的人真的不少。
当然,凡事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当年伟人就告诉我们了。无论怎么样,春晚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也花费了不少功夫,彩排都彩排了四五次,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不应该一棒子打死,只不过现在人就是这样,巴不得你看一下你出丑,唯恐天下不乱,特别是一些自媒体,有点鸡蛋里挑骨头的味道,你说人家不行,要不你来搞一台晚会看看?因为春晚的流量太大了,他们其实也想分一杯羹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