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中国式过马路” 人工智能推动交通管理变革
“中国式过马路”作为城市交通管理难点的“代表作”,是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日深圳交警正式启用“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对行人闯红灯行为进行整治。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快速度融入到城市交通管理当中,推动交通管理、城市管理实现新变革。
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每年的交通事故中,53%的致人死亡交通事故是由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闯红灯引起的,这已经成为交通安全的主要杀手之一。“中国式过马路”违规难处罚,违规者常常死活不承认,更不会承认曾经违规过。近日,深圳交警在新洲路与莲花路口交汇处的安全岛上,正式启用“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对行人闯红灯行为进行整治。
深圳智能交通应用广泛
除了“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外,此前,深圳市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有效管理交通难点,推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高科技应用:
1、“马路机器人”一分钟实现隔离切换。深圳交警为了更好地疏导早晚高峰交通,在深南大道首创全国首条“会走路”的潮汐车道,交警只要按按手里的遥控器,就可1分钟内实现潮汐车道的隔离切换。
2、“声呐电子警察”抓拍机动车乱鸣笛。深圳交警在借鉴上海等地查处“违规鸣喇叭”的经验基础上,在盐田区率先引入“声呐抓拍”设备。这款专抓乱鸣笛的电子警察利用基于声呐列阵检测的声源定位、视频检测等技术,可对3个车道内前后50米范围内的机动车违规鸣喇叭违法行为进行实时采集。
3、智能行人过街系统”阻止行人闯红灯。“智能行人过街系统”在红灯亮时,关闭闸门,阻止行人前行;绿灯亮时,打开闸门。该系统主要包括视频采集分析存储上传系统、控制器、显示屏、闸机、语音播报和前端计算机等系统组成,拥有检测、控制、语音、人脸识别、自动抓拍报警、ITS(智能交通系统)等技术。
4、“拉链车”落户深圳成为治堵神器。深圳交警使用的全国首台快速路自动化潮汐车道“拉链车”,以特种操控车作为移动平台,是集机械、电子、流体控制与车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具体而言,其包含潮汐车道“拉链车”和特制水马组合体两部分。潮汐车道“拉链车”作业速度为5公里~10公里/小时,可设置车道宽度并有序地实现水马变道作业。
智能交通发展是大势所趋
城市智能交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停车、交通枢纽综合智能化、智能化出行服务、交通运行保障等一套完整的体系。最近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城市在交通信息一体化综合利用,包括在大范围的交通运行监测、智能研判等方面都进行着积极尝试。
2017年1月份,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后简称为深圳交委)、深圳巴士集团与滴滴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圳交委和滴滴将通过搭建全市开放性的综合交通大数据平台,并依托巴士集团的专业优势,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优化深圳市民出行体验,共同打造智慧交通产业发展生态圈。
3月份,深圳交警又与滴滴出行联合宣布,正式启动“智慧交通+酒驾治理”新方式。该项目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结合高科技算法,通过代驾实时热力图等方式尝试酒驾干预、酒驾执法,这一举措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能交通的首个落地措施。
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智能交通建设初期的硬件扩张阶段,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意识到‘同质化’的硬件无法解决‘个性化’的城市交通问题。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应用在各个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中,让智能化帮助城市来做思考和管理,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