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4日,有幸参加了山西省人事厅、山西传媒学院共同主办的一周“影视创作高级研修班”学习,期间聆听了卢向群、杨志刚、朱正、王乐文、宋献伟、王涵等几位教授和老师的授课,又观看了部分优秀作品,并与来自全省各地的同仁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感觉收获很大,体会颇深。
通过这次学习,首先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影视工作者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真切体会到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就是要努力坚持艺术性地把真善美传递给观众,这也是我们影视从业者坚持的目标。正如卢向群教授所讲,在今天这个多元时代,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总在寻求个性化的需求,社会也表现为多元的价值观,而我们所从事的影视创作本质上是艺术品,也是文化之一,因此作品本身也需要有凝结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从而以文感人,以文化人。因此,作为从业者,我们不能只追求表面的“视听刺激”,也要“言之有物”,真正创作出有“精神理想”的影视作品。培训期间,既感性细腻又激情澎湃的王乐文老师则从声音设计创作的角度谈到了在自我表达之余,艺术作品应该承担的使命:在圆满完成叙事的同时完善情感表达,在抒发心声的同时艺术性地弘扬正能量,以严谨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坚守内容品质,展现时代风貌,也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立得住、叫得响,既能带给观众视听享受,也能传神励志、化育人心的好作品。
这次培训课程安排得很全面,既有影视编剧创作,也有结合具体作品的导演创作经验之谈,更有来自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得者,国家一级录音师、八一电影制片厂录音车间主任、山西传媒学院特聘教授王乐文老师关于影视里声音世界的解读,更有本院老师关于视觉艺术的讲授。这次培训印象最深刻的是王乐文老师激情澎湃充满个性的授课,让我一直难以忘怀。这个印象既有老师本人对于声音艺术孜孜以求的追求,也有他对影视艺术独到不凡的见解,也打破了我对影视创作中声音设计的理解。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做好隶属于自己那一部分工作即可,至于说后期的录音等工作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觉得声音在影视里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或者说是充耳不闻,甚至谈不上创作。但是在听王老师的授课之后,还真是颠覆了我想象。我对声音在影视创作甚至舞台剧创作中的锦上添花的作用有了初步改观。首先声音是与创作同步的,好的声音确实是给影视加分的,而不好的声音确实也会拖垮作品。影视声音除基本的ost(配乐与主题曲、插曲)制作外,还有音乐编辑、拟应、混录等几个部分。做一个优秀的录影师,首先得熟读剧本,然后根据需要录制声音,进行音乐设计,后期进行混录、动效等工作。从表面看,声音从属配角,只要与画面吻合即可,其实,声音既可以突出情绪,参与叙事,也可以突出角色的内心,不同的音乐可以带给观众不同的视听感受,同时,声音还可以延伸空间、延展剧情。声音的设计还会让作品变得更诗意。如在王老师的作品《八月一日》的片段里,当一个个士兵被点名时,因为声音的设计呈现出不同的内容来。点到一个去世的士兵时,没人应答,但是远处他的马答应了,这就是用声音拓展了空间。再点到一个伤员时,起先是寂静无声,在数次点名无人应答之后,一个女生响亮的一声“到”突然打破了寂静,大家愕然,后来才发现,被点名的兵已经病重得无法说出话来了,这是用声音来叙事。成功的声音设计让叙事简洁明了又蕴意深刻,而且还打动人心。而在制作中,因为声音参与创作,因此声音必须根据情节提前设计,同时录制制作,在遇到临时突发状况时还要努力想办法解决。而音乐与音效的并用,既能够有效推进剧情节奏变化,又能满足观众的听觉需求。王老师关于声音设计的授课,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这是除了文字、画面之外的一个世界,让我们感受感知世界的能力得以增强,表达情感的方式又多了更多可能,也让我对声音的揣摩体会从无意很快过渡到自觉。这几天在欣赏影视作品时,我开始学会调动所有的感官,包括过去麻木的耳朵;学会不仅沉浸在画面剧情里,而且通过声音获悉人物的情绪和内心,感知角色所处的背景和环境。我也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创作中,肯定会用声音来设计环境、设定背景、抒发心声、表达情感。
在紧张的授课过程之余,这次培训的主办方还给我们安排了作品观摩研讨。通过观摩学生和学员作品,并对作品研讨,这样的安排让大家提高很快,相互之间增进了解和交流。12日晚,我们在王老师、张焰教授和范小玲老师以及顾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两部学生作品。一部是已经多次获奖的《偶尔嘶吼》,一部是目前已经入围多项奖项的作品《达西扎瓦》。《偶尔嘶吼》故事简单,但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对白,运用隐喻手法,写的是一个人寻找自我的过程,不着一句对白却竟得风流,音效与画面构成了整个故事情节。我在这部作品里又一次感受到声音的丰富性,也看到了声音奇妙的创作性。里面有老虎叫,猫叫、狗声、还有铁链子拖地的声音以及电视节目的声音。就是种种声音营造出一个奇妙的背景,营造出了一个氛围,讲完了整个故事,这样的创作技巧令人叹服。同晚还观看山西传媒学生作品《达西扎瓦》。能够用一句话讲述的总是好故事,这部作品也不例外,讲述的是落后地区的一个藏族小孩达西的一次奇遇之旅。藏族小孩天然的身份特征就是落后蒙昧,整日的生活是很寂寞的,就是一台没有画面却有着声音的电视,还有一个小牦牛与他相伴。但是当他随同爷爷进城看到了外面的手机及其光怪陆离的生活却开始动心了,不再满足于听电视的生活,带着他积攒下的零花钱,赶着他曾经不愿意卖的小牦牛进城了。他想着要卖掉心爱的牦牛买手机,却没想没人买,中途被电游迷惑,等到花完所有钱,才发现天已经黑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也找不到带来的牦牛,也只能垂涎欲滴于窗户里的美食。故事的结尾是丢了孙子的爷爷在找他,而他也在努力找回家的路,只不过找到的是白天爷爷曾经带他膜拜过的藏传寺庙。作品虽然稚嫩,看电视处镜头感觉冗长,还有孩子找不到回家路时的那个年龄不该有的镇定。但是不能否认这部片的选材,写了藏族小孩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在面对迅疾快速信息时代的迷失。如今手机充斥每一个角落,也包括落后的藏族地区,手机也吸引着包括扎西在内的老人小孩及所有人。正是这样的诱惑之下,他才会走失,最终又在孤独无助时,最终找到心灵皈依之处。这两部作品因为不一样的选材,画面和声音的融合,散发出不一样的味道,让人有了信服的力量,也看到了中国影视年轻的力量。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这次学习培训渐进尾声。回顾整个培训学习过程,处处能感受到山西传媒学院细密全面的学习安排,如课程的安排囊括影视创作的基本流程,从编剧到导演,从摄影到声音,从授课到观摩,从听课到交流。山西传媒对这次培训不仅从大处着眼之外,还从小处着手,细心周到的生活体贴保证了整个培训的完成。虽然学习期间气候突然骤降,我们却丝毫感觉不到寒冷,这得益于这次细心的学习安排。无论是住宿环境还是上课场所,处处感觉很舒心,还贴心为我们大家安排了往返于住宿和上课两地车辆,无缝隙接送,最终圆满完成了这次培训。在学习临近结束之际,我们要对山西传媒说声谢谢,感谢山西传媒的既授人以“识”,又授人以“暖”!我也相信,这次短暂的充电,肯定会为今后的影视创作提供新思路,新视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