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唐人孔颖达 疏:“立德, 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立德』是指道德操守,『立功』乃指事功业绩,而『立言』指的是把真知灼见形诸语言文字,著书立说,留于后世。此前坊间传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人做到了『三立』: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
02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出自《大学》。
《大学》提出三纲八目,即“三纲领”和“八条目”。
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
三纲八目学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儒家学派的对人的教育的根本思想,其充分肯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对人的教育,总结出了一个人的修养是成就事业大小的衡量标准,并且对一个人要成就如何的事业,走什么样的方向提供崇高的指导。
正是这种思想造就了中国后世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辉思想。《孟子·尽心下》。 “八目”常被简化为“修齐治平”四字。八目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大学》分“经”、“传”两部分:“经”指的是道、根本、原则和规律;“传”则用以诠释“经”的。大学的经文名为“大学之道”,其内容有“三纲八目”之分。“纲”是大纲、纲领,指主要的部分;“目”是细目,大项中再分的小项;纲目即大纲和细目,古有“纲举目张”一说。
也有人根据“三纲”和“八目”之间的联系而总结出“六证”。六证:止、定、静、安、虑、得。
延伸:
著名的国学大师南怀谨在对三纲八目提出了新的见解,他指出应该是四纲七证八目。
四纲:大学之道的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
“七证”具体是指《大学》的第二段:“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03
儒家“四端”, 即“四心”:( 性善论、仁义论、仁政论 )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儒家“四德”:仁义礼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
(一)
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告子上》。
孟子的性善论、仁义论、仁政论等都与“四端”说有关,是围绕“四端”说展开的。可以说,“四端”说的提出,才真正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
仁义礼智既是德性,也是德心,还是人应当履行的责任伦理(德行);四心构成四德的心理本源,为四德奠定情感根基。四心为四德奠定情感基础;孟子明确指明过四心是四德的根源。
文章:孟子“四心”“四端”与“四德”的真实逻辑 http://www.zgscph.org/html/2020/xqlh_1010/1378.html(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备注: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指出,四端学说是陆王心学的源头。
(二)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04
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由于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
横渠四句再解读: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0-11-28/doc-iiznezxs4088384.shtml
05
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指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王守仁)用来表述自己思想精华的四句话
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
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06
做学问五步功夫: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出自《中庸·第二十章》,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是《礼记·中庸》中关于治学的名句,相传作者是孔子后裔子思,该句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求教。
07
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
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
释义:人心变化莫测,大道微妙深奥,不是轻易可以明白的;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最后使人心与道心和合,执中而行。
“道”是微妙的,《道德经·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道德经·十四章》在论述“道”时说:“博之不得,名曰微。”
关于“允执厥中”,佛教的解释是,“允”是诚信无假之心,其中,“诚”指一念不生,指离一切虚妄之相。而离一切虚妄之相,就是实相,就是契入,就是诚信无假。“执”是保持把握;“中”是不偏不倚的中道,讲佛法常说不落空有两边,即是此意。
六祖禅师对惠明将军讲禅学时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指的就是这“中道”。佛学认为,当你抛开善恶对待时,便是入中道,即契入不偏不倚之中道。而当你有善恶对待时,就会有喜欢或厌恶,就有了怨憎,而有怨憎,烦恼便随之而来。
所以,佛性乃自性,自性便清净,心中无善无恶,这即是平等法界,亦是中道,亦是不二法门。如果能做到允执中道,便是修佛到了高境界了。有了此,修养也好,处事也好,都会有一定成就的。所以,诚心把持中正不偏的中道即是讲佛法的关键。
08
六祖慧能19段偈语,直指人心
(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二)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三)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生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四)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无相颂》
(五)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 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惟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六)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七)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八)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九)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十)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十一)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十二)
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盘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盘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十三)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十四)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十五)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十六)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十七)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十八)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已今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十九)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