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尤其是到国外参加旅行团的中国大妈,请问你第一印象是什么?
不顾场合大声喧哗?爱占小便宜?摆各种夸张的姿势拍照?反正也就是这些词。总之,偏负面的印象。
但是,我们看看这本《牛津笔记》里面的中国大妈的样子—— “少年时学业荒废,年轻时经受磨难,下乡插过队,中年刚过下岗失业,承担家务,养儿育女,赡养老人。她们生存力极强,甘冒风险,甚至不知风险为何物。与丈夫相比,她们霸气、强悍,将埋怨与坎坷炼成了无所畏惧,神经粗壮,超常乐观。她们文化虽低,不通一字英文,却是到外面世界看看愿望最强烈的中国人。”
两年前,力奋老师陪他父亲从上海到韩国观光。豪华邮轮上,健身房里一群60岁开外的大妈正玩跑步机。因不知道如何操作,一位胖大妈突然从跑动的履带上滚落下来。力奋老师赶紧跑上前,扶她起来。她拍拍衣服,继续勇敢地鼓励同伴上去一试,天地无畏。
张老师写到:“在那些地方,中国大叔绝迹。中国大妈才是新兴人类。世界都是她们的掌上玩偶。”
你看,这就是带着一个善意的视角,贴近对象才能看到的东西。稍稍远一点,哪怕只隔了一条街,对面传过来的大妈广场舞的音乐都会让我们烦躁不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