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着,行进着
什么都没想
谨慎着,恐惧着
只感受夜的沉思
严肃、凶恶、沉重
紧张、冷峻、沉默
随时准备夺人性命
随时准备迎接死亡
作者:阿馨
出自阿馨微信公众号:阿馨原创美文(ID:axinyc)
聊天交流,请大伙加我的读书qq群:782086909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大伙点赞、加关注,多多支持!
我们为何要读小众读物?
——小众文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阿馨《第二世界》后记《最初的梦想》节选)
目前在中国,由于我们的社会尚未发展到一定文明级别,大部分人都很少看书,很少接触纯文学,所以人们也很难意识到小众作品的可贵。但在外国,有相当一部分人却已无法再满足于市面上的现有读物,因此为了“吃”到更多新鲜、独特的精神食粮,他们不辞劳苦,利用众筹以及国外的人脉关系,都如饥似渴地到处搜集别国小众读物的翻译版本。在这个群体中,一些受之影响的华人对我的小众作品也产生了兴趣,虽然我的书没有译本,但我的那些自制书却还是随这些渴望新鲜文字的阅读者去了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以前我跟一个留学生交流时,他不自禁提到了为何会选择买我的书。他的理由大概有两点,一个是我的书少,加上又是自己写、自己设计的,几乎每一本都是限量版,很有收藏意义;而再一个,则是想尽力打开视野,拉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当时他虽然身在美国,但他却发现到,无论是生活还是思想文化,全球化都非常严重,尤其在文学上,只要你的阅读量累积到一定程度,你很快便能感受到里面成套路的东西。这种“套路”的感觉一旦在心中建立,你再做阅读的时候,你的潜意识便会自动帮你分门别类,哪个是大仲马派,哪个是巴尔扎克派,包括故事情节的套路化:什么时候谁会说大概什么台词,什么时候谁会死,你心里都会有一定“预感”,而待时间久了,你也会厌恶,觉得再继续这么读下去,也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仿佛自己的思维被锁在了一个巨大古堡里,这个古堡虽然巨大,但你终归无法跳离高墙,去到更加广阔的域外世界。
至于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我想跟现在的文学商业化不无关系。就拿杂志社征稿来说,现在杂志社为了确保销量,都严格制定了稿件的风格标准,有些杂志社甚至明确标出了“我们只录用某某作家的那种文字风格”,因为他们都根深蒂固地认为,他们的读者只喜欢那种风格的文章,只要登那类文章就一定能保证销量。
在这种大趋势下,出版社也很难免俗,虽说他们不至于那么严格地限定风格,但在编辑心中都自有把控,如果太有个性,超出他们的评估,你写得再好也很难出版,除非你费用自理,消除他们的经济风险。
即是说,现在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全球化严重,主要就是因为这些作品在正式成稿之前,作者的思维就已经受到束缚,被封到了“盒子”里。如果一本书想挣大钱,想顺利出版,你只能缩在市场评估的盒子里,在“标准范围”之内进行构思创作(因为“盒子”的存在,很多很有特色的个性作者便自动被排斥到体制外了)——譬如说,我收录在《第二世界》中的那篇长达1600字的诗歌《熊先生的桃源乡》,如果我顾虑市场的话,我可能在一开始就不会写这篇作品,因为现在很少有人能接受这么长的诗,而且也不可能有杂志愿意收用这样的作品。所以长此以往,读者们也只能在固定的大盒子里挑金找银了。
最后这个留学生还提到,受“全球化”的影响,现在大伙的思维也渐渐靠拢了,所以在他们那个圈子里,往往谁若在派对闲聊中提出一个新颖的问题或不同寻常的观点,大伙都会很好奇地凑上去参与探讨。而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拓宽边界,搜阅小众读物”的风潮便在一些小圈子里悄然蔓延开来了,甚至不少同学都引以为豪,把拥有高质量小众书当做了读书沙龙中的一种谈资。试想在那个圈子,大伙都是拥有大量阅读经验的读书达人,你读过的书,十有八九大伙也都读过,你被激发出来的想法,大部分人也都能想到,所以这种高质小众书以及小众作家的独到思想便会成为你在某种程度上超越其他书友的关键之一。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他们所谓的高质小众书往往指的是那些未经正式出版的书。书没有出版,则意味着作者在写作时不必再顾虑“盒子”的限制,更不会被束缚、套路化,因此,这些作者往往能彻底放开思路,把自己的特色能力尽情施展开来,专心去创作自己灵魂中的真正文艺,亦即那些阅读狂热者所梦寐以求的“墙外的世界”。
文/阿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