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武汉之前,我在休假,休了一个长假,是真的很长的假,长到不可思议,有“13个月零5天”那么长。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还能休一年多的假,无疑非常奢侈。这一年多,看了一些书,想了一些事,写了一些文字,有很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还到山东学了三个月曾经心念念的木工。。。。。。
刚到武汉上班,面对崭新的一切,新的城市,新的公司,新的同事,新的项目。。。感到很陌生,不真实。脑袋勾划出的世界和活生生的生活还是有很多的不同,就好比“读了万卷书”,还需要用“行万里路”来修正“自己以为的世界”,这两者没有高低之分,只是感受生活的方式不同,两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修正的关系,目的是让我们走得更远,想得更深刻。
这一年多,不知不觉养成了一些习惯,比如:会抽空学习,锻炼身体,反思总结,记录生活,放空自己,虚心请教别人,尽量看到别人的好等等。下面是我对一个优秀同事(下文简称D)的观察及由此产生的思考和总结。
D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受到老板的重用(是老板的重点培养对象——有事实为证:据说在一次职工大会上,老板当众明确,他不在的时候,由D全权负责。我想这也是公司高层领导的意思。);有些情绪化(所谓的脾气不好,有些人管这叫“有脾气”);思维敏捷,工作思路清晰,决策质量高;自律性强;果断,有魄力。
D的社交账号昵称叫“勇往直前”,我想这不是乱取的。“勇往直前”代表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进取精神,从生活和工作中能真切的感受到,这四个字在牵引着他。做事情时,D对自己足够狠,有一股破釜沉舟的劲儿。工作中事无巨细,他又是老板不在时的授权委托人,更是日理万机。私下,偶尔会听到他说累、乏、睡得少、事情多、事杂、为公事垫钱、被老板屌。。。但能很快就调整过来,第二天准时出席早会,淡定的面对各位问题,高效率的处理一个接一个的难题,日复一日。我想有这种状态,不想进步都难。我想这都是“勇往直前”的劲儿在支撑着他前行,当然也要做出许多牺牲,比如要在工作中投入超过常人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弃很多休闲的机会、必须任劳任怨、要很职业化等等。有这股冲劲、过人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想他会不负众望,很快的抵达自己设定的目标。
再说说D的脾气,他是典型的火爆性格,一点就着。我到武汉的第三天,因为一个小事不合他意,就当众对我喷了起来(透露一点,我和他是平级,可能他有老板御赐的“尚方宝剑”,所以有一种优越感,表现出来就是有些盛气凌人,比较“嚣张”——也可能正是因为这把“尚方宝剑”,而让他倍感责任重大,要不负众望,所以压力就会很大,加之自身格局相对较高,因此不“嚣张”不行),当时我用沉默回应了他。过了几天,相互熟悉以后,我借两人谈事情的机会,说了一句“以后有话好好说,不要吼不要叫”。
不知道他发脾气(他称这叫“屌人”)的时候,内心是真的被激怒了,还是相对平静的?如果是前者,那就是被自己的情绪奴役了,说的话就不会理智,进而影响决策质量,就应该在这个方面好好修炼;如果是后者,就比较高明了,在好言相劝效果不大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情绪反差较大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对方印象更深刻,更能记住并及时执行。这相当于做了一段情绪反差较大的“表演”,目的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最终完成任务,其实“演员”内心是相对平静的。不知道通过情绪反差的“表演”来促进下属完成工作的做法,有没有心理学研究成果做支撑?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下属面前都显得很有脾气,在上级面前情绪又比较稳定,是不是就是利用“发脾气”来管理?或者已经屡试不爽?
项目上的生活比较枯燥乏味,人际交往圈也比较稳定,团队建设工作就比较简单,就是找个都不用加班的晚上,卸下职级差别,一起吃吃酒、聊聊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能增强团队凝聚力,有机会了解到兄弟们趁着酒劲蹦出来的诉求。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同事L,他说最好还是不要搞这种活动,因为之前他组织过两次,本来是正常的团队建设,但不知道为什么,D有些不高兴,是担心人心离他远了?还是见不得别人把人心笼络了?我觉得这种简单的团队建设活动还得组织,因为问心无愧,出发点是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了解大家内心的想法,进而把工作做得更好。
D处理事情果断,根据分工,给予对方足够信任,这样他也能减少很多日常性事务。我到武汉的当天晚上,老板安排D把某项目的工作,用一个月时间交接给我。大概一个星期以后,我基本熟悉该项目的相关情况之后,他就果断的不再管这个项目的日常事务,只从大局上进行监管。有些事情,因为人脉、资源等原因无法处理,我亲自找到他的时候,他才会“勉为其难”的帮着处理,但嘴上还会条件反射般的嘀咕着“老板叫我不要管你这边了”。
没有人天生就具有很强的能力,能力都是后天锻炼出来的,D也一样。听别人说,D有帮大分包老板干过的经历,可能正是这段难得的高强度的工作经历,把很多能力都打造出来了,因此经历、阅历都比同龄人多太多。
D有一些很霸道的口头禅,比如:“听我的还是他的”,“是我说了算,还是他说了算”。这些“宣誓主权”的口头禅肯定是很不好的,因为这会伤害到积极工作,积极做决策的人,当然就难免讨人厌、四处树敌,不是双赢的做法。
D和施工队大佬的沟通方式还是值得学习借鉴,基本原则是:好好说话,双赢,以利相“胁”,狐假虎威,摆事实讲道理(尽量不带情绪)。
有一次,我给D开玩笑说,来了快一个月了,你还没请我吃饭,他很自然的习惯性的化解了。说明他没这习惯,也不把这个作为一个很好的沟通和相互了解的方式。估计他觉得应该我请他,哈哈。。。那我就请他。
D对于与其意见相左的意见,总是反射般的怼回去。这样不好,不善于倾听,慢慢的会失去很多宝贵的不同意见,慢慢的变成一言堂,慢慢的大家就只说你愿意听的,不愿意说真实的可能正确的想法)。
D给一个打算离职的学生的沟通方式还不错,思路大概是:不管你是否已经决定,都会叫你考虑几天,然后再回来,地方不合适,就给你换地方,这也是老板劝人留下来的做法。但我想,这些工作是否可以在平时多做一些,到要言去留之时再说,言语再丰富、坦诚,总是来得太晚。
到武汉上班已一月又一日,最大的感受是——不真实,有点飘,自以为对很多东西的认识“提高了很多”(可能是幻觉)。为什么觉得不真实?因为他们不喝酒,不打牌,较少聚众闲聊,至少没人主动约我撸个串啥的,哈哈。。。说这些都是扯淡,我真的想说的是,这个环境少了些烟火味、人情味。如何结识到哪些有趣的人?如何找到哪些思想境界比较高的、适合且愿意和我做朋友的人?这很值得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