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由【开小差的猫 】原创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
母亲当年怀我时,已经年近四十。
这个岁数放到现在,那是妥妥的高龄产妇,可她硬是把我生了下来。
小时候,我并没有因为"老年得女"的宠爱而感到过多的快乐,反而由于与两个哥哥巨大的年龄差,没少被周围的熟人"耻笑"。
只要在人多的地方,看到我前去凑热闹的身影,他们就会大老远的笑着冲我喊:"哎呦,XXX家捡来的女儿来啦"
每当这时,我心里就会特别生气,同时也不禁纳闷:我到底是不是母亲亲生的?
面对我带着哭腔的质疑,母亲总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然后娓娓道来:
"你出生那天,上午我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阵肚子疼,赶回家没多久你就出生了。当时正是饭点,你姨端着碗筷来看我,我就着清炒菜苔,吃了满满一大碗米饭。后来出了月子,好多人都说我变胖了呢"
母亲从容淡定的神情,以及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逐渐意识到,这只是一场成人之间开玩笑的游戏,而我却把它当了真。
只是没想到,旧的烦恼过去没多久,新的烦恼又接踵而来。
有一天中午,我正吃着母亲给我做的猪油鸡蛋炒饭,碰巧邻居过来串门。
看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邻居顺口来了一句:"XX长得又白又胖,婶婶真会养人......"
在上一辈从贫苦年代走过来的人眼里,白和胖是尊贵体面,衣食无忧的象征,也是对一个家庭妇女养育孩子的最高肯定和赞赏。
而对一个开始注重外表,从未被人夸过漂亮的七八岁孩子来说,这个"胖"字无疑摧毁了我还未来得及建立起来的全部自信。
在我看来,胖意味着肥,肥让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猪。门前圈子里的猪,每天不是吃就是睡,拉屎撒尿总在一个地,又懒又笨又脏。
总之,"胖"不是一个好词。
我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把饭吃完,然后急急忙忙的找到父亲丢弃的皮带,把自己呼之欲出的小肚腩五花大绑。为了遮住绑出来的勒痕,我还特意把衣服往下扯了扯。
然而细致入微的母亲,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小心思。
随后,母亲像个朋友一样跟我东扯西拉聊了很多,具体说什么,时隔太久已经记不清了。
不过在这之后,我确定了几件事:
1、我长得一点都不胖,只是脸比较圆而已。
2、虽然没人夸我长得好看,但在我母亲的心中,我永远是她最漂亮的女儿。
3、健康是美的前提,如果因为不吃饭而生病了,怎么看都不会漂亮。
在母亲的大力"忽悠"下,我在圆润的路上,不知不觉又继续行走了十几年。
小孩子的嘴,最禁不住诱惑。今天想吃这个,明天想吃那个。
尽管年幼时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平时我想要吃的东西,母亲基本都会满足我。
我想吃甘蔗,母亲就从别人那里讨来了苗子,种了好几厢地的甘蔗。甘蔗丰收的季节,我吃得满嘴都是泡;
我想吃番茄,母亲就每天早晚给它浇水施肥。然后没过多久,我就能在饭桌上喝到酸甜可口的番茄蛋汤;
我想吃枣子,母亲就从邻居家挖来一根枣子苗,种在家门口阳光最充足的位置,现在枣树已经有四五米高;
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母亲动用自己积累了大半生的劳动智慧,竭力为我创造各种好吃的。
然而,无所不能的母亲,也有失手的时候。
母亲每年都会种包菜,可每到包菜成熟的季节,所有包菜的叶子就跟开花似的,完全没有包菜的样子。
看着隔壁二婶家的菜地里,长得又大又圆的紫色包菜,我心里突然有了想法。
有一回,趁着母亲在厨房忙着做午饭,我偷偷跑到二婶家的菜地里,连根拔起了一颗包菜抱回家。
其实,我并没有多么想吃包菜,只是想知道开花的包菜和卷起来的包菜,绿色的包菜和紫色的包菜,在味道上有什么不一样。
当我心里沾沾自喜,以为不费吹灰之力得来的"战果",会得到母亲的一番表扬时,她却一言不发的把包菜又种回到原来的地方。
从菜地回来后,母亲表情严肃。以前不管我有多么调皮捣蛋,都没见过她的脸色如此难看。
可是这一次,母亲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告诉我:"自己想要什么,一定要跟家人说。如果家里没有,宁愿不要,也绝不能拿别人的。"
在孩子犯错误的问题上,母亲从来不会用打和骂来解决,而是用自己与生俱来的善良品质,以及在抵抗生活的风风雨雨里汲取而来的经验,来劝诫孩子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偏。
用母亲自己的话说,如果需要打和骂才能让孩子听话懂事,那是她作为母亲在教育方面的失败。
即便在我成年以后,母亲也曾多次在我人生迷茫的十字路口,扮演了指明灯的角色。
我爱我的母亲,尽管这句话,可能用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