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简书心理专题安好文4.6-4.12》事物本身没有变的,变的是人

《简书心理专题安好文4.6-4.12》事物本身没有变的,变的是人

作者: 连洛洛 | 来源:发表于2020-05-03 22:45 被阅读0次

    我们有时候会拒绝去某个地方,见某个人。因为这些人和事会带给我们一些不好的回忆,让我们抗拒去回忆,抗拒去面对。

    朋友玲最近跟我一起散步的时候,会刻意绕开小时候的学校,问她她就说不那边太黑了,不想经过。后来有次无意地交流之下才知道,她不愿意回忆学校过往的经历,所谓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就是这般耐人寻味。

    其实学校还是那个学校,只是我们的感觉变了。

    《异度空间》里张国荣就是忘掉前女友带来的创伤,连曾经女友的父母也不认得,连曾经发生的爱情也忘却。这是一种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将痛苦压抑进潜意识里,就可以避免自己内心无法接受的痛苦,这也是一种保护的状态。

    过去虽然过去,但是情愫和引发的情绪依然存在,即便一切事物和人没有变化,我们的感觉却在不断地成长体验里发生了变化。

    我们很容易去称赞一个人的好,却很难原谅他做的坏事,这也是人性的弱点,觉得人犯错就不被理解,就不该被原谅。

    而犯错的概率很多,做好的概率却不多。很多人因为要不断地获取他人的信任,会不顾一切地努力去做好人,努力去掩盖曾经的错误。

    讨好型人格的人就更容易去这么做,一辈子活在他人的评价里,而内心就是自卑感作祟,因为他觉得他有不配得感,不配被爱,只有做好,才有底气被爱。

    个体心理学鼻祖阿德勒就说过:

    不是因为你不好,而有自卑感。无论看起来多么优秀的人,多少都会感到自卑。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自卑感,阿德勒终生都在自卑里生存,因为他的前半生的原生家庭有一个出色的哥哥,后半生又遇到了弗洛伊德,每一次的对比,每一次的痛苦自卑,都会产生出新的“优越感”,让他变得更卓越,就会和自卑共存,而不被他踢走。

    这就是伟人在体验的一生中给我们的启示,作为旁观者,我们会更加清楚于面对自卑,我们不是压抑,也不是责骂,相反和平共处,找到新的办法来面对他,会比那些办法强得多。

    当然,社会集体意识也会让一些人自卑感强烈,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面具人,在黑暗和光明里来回穿梭,游刃有余。

    然而人性里本来就一直存在着这两者,光明和黑暗是永恒的话题,只不过我们更需要的是光明多一些,而不是黑暗多一些。

    我们可以尝试原谅那些错误的存在,多一些光亮带给身边的人,放下你遮挡黑暗的手,迎接光明的到来。

    哪怕伤口再痛,也会有裂痕可以允许阳光照入。

    好友说:这个世界没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了。

    我想说:不仅仅要活着还得努力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如果前面所说的玲能够勇敢面对伤痛,绕远路原本就是逃避的体现,也许无数次的面对换来的依旧是难受的,但是我相信一次又一次的面对自己,也是成长的过程,无痛不通,哪一次也许就真正通了,因为面对自己本身就是成长自己的体验。

    如果前面的张国荣没有遇到新的女朋友,可能这一切的回忆不会被想起,他也不会得到有效的治疗。

    而导演的深度在于一环扣一环,前一件事情是为了最后的治疗做准备,我们也都知道,结局是张国荣让女朋友陪着自己面对过去,重新走了一遍,改写了对内在女朋友的愤怒,重生了。

    所以只有敢于成为自己,才可能一生都能做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书心理专题安好文4.6-4.12》事物本身没有变的,变的是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hs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