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畏将来,不惧过去

不畏将来,不惧过去

作者: Susie_Q | 来源:发表于2016-09-18 17:37 被阅读0次

           平时不喜欢追热点,觉得突然间爆炒出来的题材和舆论导向,往往都来自于少数群体的个人目的。中秋小长假因为演员乔任梁的离去,微博满篇刷屏,大家从第一反应的假消息,到确认后的震惊和惋惜,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每个人生命的脆弱和现实的残酷。

            不管因为抑郁症离世是否真实,心理疾病对我们的影响远超乎人们的想象,我自己也是深有感受的。两年前开始,肠胃变得异常敏感,每个月都会有那么一两次急性肠胃炎,常常是前一秒还敞开肚皮大吃大喝,下一秒就上吐下泻。记得有次公司出游台湾,我又恰逢肠胃炎,一整周的旅行,靠的是早晚各一碗白粥撑下来。台北是一个有着“外食文化”的城市,各种地道的餐厅在工作日都常常大排长龙,看着同事们享用美食,我只是觉得胃动力不足,非常恶心。只要不面对食物,其他时候身体都是正常的,阳明山和九分等地方也都留下了美丽的照片。

            那次出游回来后,我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去医院做了全身检查,重点是肠胃,结果一切正常。医生建议我,如果还不放心,可以做一个胃镜。想想还是放弃了,平时三餐都吃的规律,本来肠胃就很脆弱了,还是不要雪上加霜。开始有意识的记录肠胃不舒服的时间和日常饮食状况,一段时间后我的发现竟然是和心里的波动有关系。每当做一件内心深处不认同事情的时候,就会突然觉得恶心想吐,间或伴随着肚子疼,屡试不爽,事情完结后,往往需要一两周的时间进行康复。加之我本身又是敏感易焦虑的体质,肠胃的不适会让我持续产生其他不好的联想,以至于陷入其他部位也不舒适的恶性循环。

           作为一个内向的人,和朋友聊天通常不能缓解症状,我开始自我对话和反思,尝试与潜意识建立那么一点点链接,进而去修正自己外在的行为。开始读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在《旷野无人》中,深切感受到作者李丹妮与抑郁症搏斗的痛苦,1988年罹患癌症后经历的3次手术和5次化疗,都没让她放弃,但抑郁症让她真切的感受到“活着比死去更难!”每天要在脑海里反复抹去这句话。“旷野无人,往光亮处看啊,你将走过死荫的幽谷。”也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心理疾病的严重性,了解了现代人得抑郁症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建议治疗的方式。“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通过阅读《精神焦虑症者的自救》,我意识到“恐惧会引发肾上腺激素分泌,导致更加恐惧的恶性循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面对、接受、飘然和等待”,相对应的错误做法是“逃避、抗争、关注和失去耐性”。通过真正的、全然的接受,去打破恐惧导致的恶心循环。书中有提醒读者,“永远要记住的四个先决条件,并应该下决心去遵守它们:永远也不要因为表面的失败而彻底丧失信心;一定不能自怜;绝不要后悔,也不要说“要是…”,”当下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这些恰恰是我经常出现的问题。

         《少有人走的路》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有潜在的性欲和愤怒,是自然而然的事,它本身不构成问题。人类的意识却不愿面对这种情形,不愿承受处理消极情感而带来的痛苦,因此宁可视而不见,甚至加以摒弃和排斥,由此才导致了心理疾病的产生。虽然我们常常置之不理,但潜意识仍时刻渴望与我们对话,我们的言行足以暴露一切。”

           当然,还有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里所说的,“天底下只有三种事,老天的事,你的事,他人的事。管好自己的事最重要,为我们亲人的担心,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加害行为。” “学会臣服,不是对人臣服,而是对事情臣服,对本然,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臣服。我们人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

           上面提到的只是心理学入门的书籍,最重要的是全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把书中看似简单的建议培养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我很感恩,在刚刚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正视它,不再沉浸于过去美好回忆或悔恨中,也不去期待或者担忧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只关注当下自己的内心,喜欢的就去追求,不喜欢的就拒绝。我也很感谢,一路上始终有闺蜜的陪伴,她总能弥补我性格上的不足,在我犹豫纠结的时候,冷静客观的提醒我抓重点。还有,我那朴实的父母,从小到大给我无限的爱,充满我的内心,让我觉得世界那么美好,还有太多的经历等待我去体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畏将来,不惧过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lg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