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人,总有一些歌,沉淀在年少最深的记忆,只有稍稍触及,就会引出一串串陈旧情怀,事隔多年后再度听……熟悉的旋律,仿如往事在耳际轻轻吹气,提醒在从前的那年那日,正是这人这歌,陪伴过那段最青春的年华。
关于电影,其实就如老师所说的,一种过眼,一种用心。过眼的,哭过笑过,也就忘了;用心的,人物对白,场景画面,情节结局,多年以后,或许模糊,仍会记得那时那刻的那一场撼动。然而时间总是不紧不慢地流走,有些记忆始终会磨灭,值得庆幸的是,会有某天坐在公车上,走过商场外,听着电台的歌……刹那响起熟悉的旋律,那些抓不住的记忆统统回笼,低头,怔怔地笑。那一年,我跟着《泰坦尼克号》My heart will go on,那一天,我坐在学校的大操场看《纸飞机》满天飞,那一晚,我跟着小侄子一起上《春田花花幼儿园》……影片的歌曲总比电影本身更让我记忆深刻。
我是一个肤浅的人,可能在我过去的二十二载人生里,经历还是太少,深刻依然不够,我不会拒绝那些题材严肃的主旋律电影,可我始终钟情那些在嬉笑怒骂里演绎人生喜怒哀乐的电影,于是我的电影记忆一直停留在香港的那个辉煌的九十年代,也一直很喜欢香港的那位著名的填词人黄沾,喜欢他的词镌刻侠义精神、透析人生哲学,《英雄本色》《倩女幽魂》《青蛇》《黄飞鸿》《梁祝》……一出出经典的电影与一首首经典的歌曲交相辉映,二十年前的老歌,在二十年后的今天,震撼依然。 假若,没有黄沾的《沧海一声笑》,那么金庸的《笑傲江湖》也只是一阕普通的琴箫合奏曲谱。这首充满豪情的歌曲仿佛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江湖回首红尘的感慨,又或是初入江湖的意气侠士的指点江山,又好似坐看云起的隐世高人的清醒点破,红尘俗世、江湖情仇,是非成败,都在这一声声豪情万丈的歌声中灰飞烟灭。黄沾大气磅礴、许冠杰潇洒自得、罗大佑沧桑透彻,整首曲子一泻千里,畅快淋漓,那一群白衣儒冠,泛舟泱泱江水之中,黄昏之下,琴声悠悠,于沧海中一声笑,多少凡尘俗世至于胸外,怡然风流,这不正是曲洋和刘正风琴萧合奏的那首“笑傲江湖”吗?
《倩女幽魂》里的那首《路随人茫茫》,不仅具有威武豪迈之气,又具有小桥流水潺潺细流之音,张国荣略显低沉的醇厚嗓音,将歌曲唱得百转千回,荡气回肠,“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找痴痴梦幻中心爱,路随人茫茫,人生是美梦与热望,梦里依稀依稀有泪光,何从何去觅我心中方向,风仿 佛在梦中轻叹,路和人茫茫”。
时光如流水,一别二十年,也许不记得善良迂腐的宁采臣,忘记了率性坦意的燕赤霞,忘记了美艳幽怨的聂小倩,忽略了兰若寺的那些陈年往事,但只要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我们所有的记忆都会被唤醒。而歌曲中剧情发展可谓奇峰迭起峰回路转,宁采臣与聂小倩从相遇邂逅到心生爱慕,宁采臣对聂小倩从拒绝鬼魅到倾心相助,从爱恋不舍到悲情分离,影片对两个人的关系层层递进交代得有条不紊,无论是漫天纷飞的武打场面,潇洒豪放的剑客游侠,还是凄美绝艳的鬼魅幽魂,无论是快意恩仇的武林江湖,黑白分明的幽冥鬼府,还是利欲交缠的凡尘俗世,影片所精心营造出来的画面、造型、动作等电影元素与歌曲浑然交织,使得观众感受到视觉听觉的强大冲击。
邓丽君的《甜蜜蜜》早已在1979就是白金唱片了,而到了1997年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将歌曲与影片曲折的爱情故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这部影片中,从无锡来香港的黎小军,认识了来自广州的李翘,两个孤独的人逐渐产生了恋情,而且偶然地他们发现各自都很喜欢邓丽君的歌,于是导演安排了黎小军和李翘通过卖甜蜜蜜磁带惨败的情节,用歌曲甜蜜蜜作为他们俩大陆情结的标志物,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其实对方都不是来自香港的,理想所在,于是他们分手了,日子仿佛就应该这样继续,可他们也终于发现自己一直爱着对方,因此他们之间很长时间都没有表白的感情,都融化在甜蜜蜜的歌声中,几次三番的相遇又相离,直到他们在纽约唐人街一家商店的橱窗前,一起听着邓丽君去世的消息,当四目相对,耳畔传来的又是他们在香港时唱过的《甜蜜蜜》。
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不管是电影还是歌曲,还是那个时代的人,总是能让我们感动和怀念,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间这些电影就成了20年的记忆,年华本如此,轻轻松松地就驶过了,只是我自己,固执地停留在那里,舍不得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