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实践研究
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蒋铭国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与实践。在深入分析“双减”政策背景与内涵及其对数学作业设计影响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文章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情境化设计策略、探究性问题设计策略、多元化题型设计策略以及合作性作业设计策略在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应用。这些策略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数学作业设计的认识,也为“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实践;减负增效
一、引言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其中,“双减”政策的出台,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研究“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双减政策的背景及内涵
双减政策是针对当前教育领域中存在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校外培训过热等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身体负担,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提升。
三、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数学作业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内容,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更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确保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数学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目标性原则:作业设计应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确保每一个作业题目都能与教学目标相契合,从而帮助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适度性原则:作业的难易程度和数量要适中,既要保证学生能够完成,又要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层次性原则: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作业设计应体现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应设计基础性作业,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趣味性原则:数学作业应充满趣味性,通过引入游戏元素、趣味故事等方式,使数学作业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
实践性原则:要求作业设计应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创新性原则:作业设计还应注重创新性和拓展性,通过引入新颖的问题和开放性的探究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的实践研究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的实践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实践。
(一)情境化设计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数学作业设计方法。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作业题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减法”时,可以设计如下情境化作业题目:“假设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去买水果,你们买了两个苹果和一个梨,你们想要平均分配这些水果,请问每个人能得到多少水果?用分数表示出来。”这样的题目既考查了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又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了所学知识。再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题目:“假设你是家中的小助手,现在需要为客厅的地面铺设地砖。客厅的长是5米,宽是4米,每块地砖的面积是0.25平方米。请问你需要购买多少块地砖来铺满整个客厅的地面?”这样的情境化设计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二)探究性问题设计策略:是数学作业设计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变换”时,可以设计如下探究性问题:“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哪些物体运用了图形的变换原理(如平移、旋转、对称等)。尝试解释这些物体为什么要选择使用这些图形变换。”这样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性问题:“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哪些物体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尝试解释为什么这些物体选择使用三角形结构而不是其他形状。你还能想到哪些创新性的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这样的探究性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三)多元化题型设计策略:除了传统的计算题、应用题外,还可以设计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多种题型。这样既能丰富作业的形式,又能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学习“分数的加减法”时,可以设计包含多种题型的作业。例如,选择题:“两个分数 和 相加,结果是多少?”填空题:“ 减去___等于 。”应用题:“小明吃了一块蛋糕的 ,还剩下多少没有吃?”这样的多元化题型设计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同时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四)合作性作业设计策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设计一些需要团队协作完成的作业题目。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能提高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在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可以设计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例如,让学生分组调查班级内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然后共同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根据数据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这样的合作性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五、分数运用的数学作业设计举例
(一)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题目: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个大西瓜,小明吃了西瓜的 ,他的妹妹吃了西瓜的 。请问他们一共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吃?这个题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分数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运算能力。
(二)分数的比较
题目:小红和小丽分别买了两瓶果汁,小红的果汁瓶是她的妹妹的 ,小丽的果汁瓶是她的妹妹的 。谁的果汁瓶更大?这个题目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比较和判断能力。
(三)分数的实际应用
题目:一家餐厅提供了两种披萨,一种是小号披萨,足够一个人吃;另一种是大号披萨,足够两个人分享。如果一群朋友共有9人,他们需要点多少份小号披萨和多少份大号披萨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吃到足够的披萨?这个题目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实际应用,并学会用分数进行问题的建模和解决,既锻炼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分数概念的理解。这些例子都符合“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分数知识,又能够避免过多的机械运算,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同时,这些作业设计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符合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六、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的实践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有效的作业设计对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的实践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如何更好地平衡作业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精准的作业设计等。因此,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的实践应用,为教育改革和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总之,“双减”政策的实施为数学作业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积极应对这一变革,不断探索和创新数学作业设计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明子. 双减政策下学生学习动机与作业设计关联研究[J]. 我国教育科学, 2018(5): 56-61.
【2】李芳. 基于双减政策的课堂作业设计探究[D]. 北京师范大学, 2020.
【3】张晓红.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 教育观察, 2022, 21(09): 74-76.
【4】陈静.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 小学数学教育, 2022(Z1): 3-5.
【5】刘晓梅.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J]. 数学教育学报, 2023, 32(02): 75-7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