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一:1、两人搭档,代表孩子和家长。孩子蹲下时,家长右手叉腰,左手指着孩子的鼻尖指责谩骂,除了不动手,你的语言恶毒可以无所不及。2、指导老师在台上进行一番情绪渲染,家长在单位被领导训,工作不畅,挣钱难。然后接到学校老师电话,投诉孩子没完成作业让家长到学校约谈,你气急败坏的到家后看见孩子正在家里打着游戏,嘻嘻哈哈的玩闹,这时你终于憋不住了…
音乐响起,灯光发暗,大厅中沉浸在一片烦杂、吵闹、尖叫、以及疯狂的气氛里,作为蹲在地上的孩子~我
眼睛瞪着在我面前扮演家长的那位疯狂的爸爸,什么都看不见,也听不清,只看见狰狞的面孔,以及涨红的脸。那一刹那间,我是封闭的,就像看笑话一样看着那一个陌生的世界,无所谓、无意识、甚至幸灾乐祸的想你咋就不疯了呢?
角色互换:我做家长,右手叉腰谩骂蹲在地上的孩子时,突然的心中升起一股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情绪,终于你小子落在我手里了…我的语言恶毒,肢体语言丰富,用手不时的对着蹲在地上的孩子额头指点,那一刻貌似要把所有的坏情绪,所有日常中受到的委屈都要一股脑的发泄出来。就所谓,火不知所起,怒不知何来,我就是怒不可遏…
恍惚那么一瞬间,我找到了自己和孩子的链接。杨老师讲,人的认可目的背后有一个情绪目的,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那是你在借教育之名行使你自己泄愤的目的!
那么打骂孩子对自己(家长)有什么益处呢?
一是可以推卸责任
二是可以发泄自己的情绪
三是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通过这三个益处最终可以满足自己(家长)的安全感不足,自己能力不足的问题。
啊,家长你认为你管教孩子管的出师有名,其实在我们孩子的眼里,我们早就看明白了你是在泄私愤!
那么真正的教育或者沟通是什么呢?那应该是理解,那应该是调频,那应该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的看见…
这个过程就是就是调频的过程,理解的过程!
在这里老师讲了关于什么是视域,以及视域鸿沟和视域同频的概念。
所谓视域,就是一个人在自己视角看待事物的域。
视域鸿沟,就是两个人视域的沟壑
视域同频,就是将鸿沟用理解去填平,以及用真心去调频的过程。
老师讲了,沟通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而是为了填平视域鸿沟,让两个视域产生融合,这就是视域融合,最终达到共赢,你好我也好!
沟通的黄金语句:
1、当你同意对方观点时:你说的对,我还有…
2、当你不同意对方观点时:你说的对,在你看来事情是这样的,你看我这样理解有没有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