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想让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意愿比孩子更强烈时,孩子就不着急、不好奇、没有动力了!”
今天听到维总说这句话时,我的心哗啦一下想通了:俩孩子为什么在学习事件上那么抗拒我,为什么她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不足,为什么对我认为好的事表现出满不在乎的神情……原来,孩子讨厌我,连同我一厢情愿想送给她们的好,全部一票否决了!
为什么呢?因为父母把强烈意愿的关注点放错了地方,劲儿应该在自己身上使,而不是使在孩子身上,比如想让孩子多跳绳,那就自己坚持跳绳去影响孩子;想让孩子多读书,首先自己好好读;想让孩子早起大声朗读,做记忆力体操,就自己先做起来……无论什么事,父母都要把关注点放自己身上,成长自己,影响孩子!
孩子考试不好,不是坏事,而是一件大好事!问问孩子对自己的考试满意不,她如果说:“满意”父母的态度应是“你满意了,心里高兴了就好。”过后找时机和孩子聊聊:你对自己的学习还有什么期待?需要妈妈的什么支持?……如果自己不能支持,就去团结第三方力量去帮扶孩子,因为在孩子的内心,她还是想把学习搞好的,在这一点,父母要完全相信孩子。
能量低的父母啊,不懂教育规律的父母啊,总想用最简单的办法去教育好孩子,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啥事是理所当然的,也没有任何事可以一了百了!孩子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精神的界限和领地,如果随意地把我们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就犹如我们粗鲁地闯进别人的农家小院指手画脚,孩子义无反顾地去捍卫自己的权利是正常行为,却被父母贴上了“不听话”“叛逆”等子虚乌有的标签。
可是,如何让孩子想去接受我们的建议?那就要看我们在孩子的情感账户上有多少存款了,本来就没有多少钱,还想透支提取,不就出问题了。怎样多存款?首先就要站在妈妈的角色上,尊重孩子,温暖孩子,不断学习系统家庭教育知识,更新认知,让我们的养育能力越来越强大。所以父母越想改善孩子的问题,就要越努力的去成长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