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年多出的115个日子——《七年就是一辈子》阅读思考与随笔(3)

每年多出的115个日子——《七年就是一辈子》阅读思考与随笔(3)

作者: 若水青卿 | 来源:发表于2024-03-15 16:01 被阅读0次

最根本的学习与创作:践行 章节

1、不休周末双休日等法定节假日,用作者的统计数据说话,就是一年有大约115天这样的日子,而作者把每年的这大约115个日子都用来干活了。

好吧,这种情况很难让人不想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古训,他做到了,是个牛人,狠人!

读到这节的末尾我才读懂,作者这么做不是狠,而是把“复利”这件事做到了实处——用人为“创造”时间的方法使得复利曲线的时间轴更快地延伸到收益跃迁的长度,从而更早地收获复利效应。

用作者的话说,“想到了,就按照正确的想法做了——不管别人是否理解——这就是践行。”

作者是在用自己的思考、行动与足够长时间的坚持在践行复利效应。

2、“我读书量和阅片量不是一般地大。”

好像这是某一类成功人士的共性。

罗振宇读书量巨大,他的著作《阅读的方法》一书中提到的阅读书单就有一百六十多本,而这显然并不是他所读书籍的全部。

同样读书多,爱读书,手不释卷的还有比如俞敏洪、董宇辉,乃至我们的伟大领袖毛爷爷,据说毛爷爷几乎没有一天不读书,即便到了晚年病重不适合读书也要让秘书读给他听。

怎么说呢?以我的疏浅见闻所知的几位知识变现博主,无一不是已经博览群书,且还在继续阅读不辍的。反观自己呢,既没有达到那么大的阅读量,在有限的阅读中还走走停停,不时疑惑如此阅读的意义何在,说到底还是不够坚定,太计较所得,患得患失,以至于限制了前进的步伐与速度,否则早早读到这样的书,不也就不至于反复徘徊彷徨白白流失那么多宝贵的光阴吗?

同时,作者说他阅片量大,让我想起刘同的书《你的孤独 虽败犹荣》与《谁的青春不迷茫》,他在书中提到,大学期间他几乎耳机不离身地听了无数的音乐唱片,而这些储备在他之后的媒体人职业生涯中曾经发挥了莫大的作用。

这又不能不令我触动。原来不同的人看待同样一件事物的角度是如此不同。唱片也好,影片也罢,于我而言基本都属于消遣娱乐的范畴,而消遣娱乐在我心中又明显属于上进、成长、成才的对立领域,两者是彼此排斥不相容的。正是由于此,当我花费了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看上一部电影,尤其是花上很多个小时刷完一部电视剧的时候,放松的同时体会到更多的其实是愧疚,是自责,愧疚没有把这些时间用在“正事”上,自责总是管不住自己,在这些事物上浪费时间与精力。

而李笑来是怎么看待这些事的呢?这些事有用无用暂不说,当我们在“正事”上花费了足够多的时间,比如李笑来就把一年的大约115个法定节假日都用在了“正事”上,那么即使我们刷了很多的剧似乎也无可厚非,因为我们早就通过前面的举动“延长”和“创造”了更多的时间并且将其用在“正事”上了啊!

说到底,只有先做到“珍惜”时间善用时间,才有更大的空间“挥霍”时间,同时还不影响任何一件“正事”。

果真牛人就是有其非同一般之处啊!

再说有用无用之事,刘同有意识地广听音乐,使其成为职业发展的助力,现实生活中更有数不清的人将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写成影评、剧评,在一方领域内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可见有用与无用,关键是看怎么用,如果看过笑过便罢,当然归于娱乐消遣的范畴更合适,但如果深入挖掘、体会并有所输出,谁也保不准将来再看其实是一项长线的投资。

如此看来,做个“有心人”才是最重要。

相关文章

  • 每日发现三件好事

    每日发现三件好事,持续做七年,七年就是一辈子,一辈子之后回头看! 想法跟思考同步,输入与输出相成,重输...

  • 【新生笔记】自序--新生的方法

    2016年3月开始阅读李笑来的《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决定好书重读并做思考笔记,笔记采用黄金三分方格笔记法(见...

  • 工作七年,我得到了什么?

    2014年4月3号,是我毕业后来南京报道的日子,一晃,到了今天,整整七年过去了。 李笑来说“七年就是一辈子”,回想...

  • 【今日悦读】

    【书名】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 【作者】李笑来 【篇目】3-10 【收获】 今天思考了几点: 01 人和计算机一样,...

  • 放慢脚步

    通过阅读《七年就是一辈子》和自己对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思考,让我意识到只有自己足够快,积累的足够多,才能获得更多的...

  • 七年就一辈子

    前几天由于过渡焦虑迷茫又重新只字不差地阅读了笑来老师的大作——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 七年就是一辈子一下子由焦...

  • 第一辈子

    七年就是一辈子!2018~2025年,就是我的第一辈子,这一辈子的主要任务是,思考人生,认识自我,积累知识和金钱,...

  • 向组织揩油 | 2018年目标制定思考全记录

    一、明确身份(人设) (一)与去年不同的地方 今年永澄老师用到了李笑来“七年就是一辈子”的理论,七年就是一辈子,如...

  • 为错过的那辈子而改变

    “七年就是一辈子”,是我从李笑来老师的新书《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里学到的新概念。 说来惭愧,我与笑来老师是同龄...

  • 人的一生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七年让你有什么感受?有内容才会引起思考,有思考才会引起选择,有选择才会引起行动!七年就是一辈子,你想好怎么过了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年多出的115个日子——《七年就是一辈子》阅读思考与随笔(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ui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