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3日,中国男足在长沙贺龙体育场与到来的韩国男足进行2018年俄罗斯世预赛的比赛。最终中国男足以1:0的微弱优势取胜,国人无不欢歌雀舞,终于扫去了世预赛多场比赛的进球荒,最可喜的是一扫7年正赛不胜韩国的恐韩症。
比赛过程中,人们纷纷评论,中国男足在银狐里皮的带领下,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从进攻来看,中国队的进攻端出现了可喜的进步。武磊,于大宝,蒿俊闵,王永珀等组成的锋线多次对对方球门构成威胁。最后在上半场快结束时,由王永珀开出角球,于大宝在球门右前方,头球摆渡,帮助中国队取得领先,最后凭借中国队众志成城,将比分领先拖到了终场哨音响起。看到中国队这些好的表现,广大球迷激动的哭了,终于可以打赢韩国棒子队了。
虽然中国男足取得了胜利,但是从赛后的各种数据看出,中国男足与韩国男足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在比赛过程中,从男足队员与韩国队员一对一防守过程中,可以看出,中国球员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脚下技术,与韩国队员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虽然赢了,但也要正视这种差距。
多年来新闻媒体多次评论中国13亿人为什么找不出11个人来踢球。很多时候,媒体都说是体制问题,也有的说是中国人性格劣势—不团结,没有团体荣誉感,遇到团体比赛都拿不到好的名次。其实足球比赛是竞技体育,竞技体育讲究的是技术和体能。你没有技术没有体能,哪怕你集体荣誉感再强,遇到技术和体能比你强的队,还是摆脱不了输球的命运。至于体制问题,这个不太好说了,问题是中国女排也是在中国体育制度下成长起来的,但是女排姑娘却能拿到奥运冠军。这是为什么?归根结底还是技术问题,中国女排有技术积累,当年的5连冠不是白拿的。所以中国男足要想雄起,就必须整体地提高球员的技术。
说到整体地提高球员技术,国家也提出重点培养青训球员,扩大足球人口。但是单靠中超几个俱乐部培养几个青训球员就可以整体提高整个中国足球的水平还是有点难度的。其实,要想提高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最简单就是国家把足球当做基本国策来实行。这可能有点夸张,但是日本足球就是这样起来的,日本80、90年代,把足球作为国家最重要的运动,在全国全面推行,经过10来年的发展,日本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球员,最终成为亚洲足球最好的国家。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实行了近30年的政策,基本控制了中国人口。在中国,如果把足球当做基本国策推行,不出10年,中国足球整体水平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要想把足球搞好,不能只靠俱乐部,足校,而是要全社会参与到其中。家长要支持孩子踢球,学校要鼓励孩子踢球,社会要支持足球事业,政府要出台政策规范足球发展,让中国足球有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当然,把一种政策过度地推行,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实行过程中也要重视这些负面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