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卫星
最近非常迷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接连看了几本,在阅读《鸟奴》这本书的时候,其中有一篇“会捉大鲵的鱼鹰”深深吸引了我,但让我非常痛心难过。
在孔雀湖周围的村子里,住着一个叫波农恬的渔夫,他养着一只全村最强壮、最通人性的鱼鹰——铁木儿,它是他的骄傲。
有一次波农恬的儿子上山打猎,被狗熊打断了三根肋骨,因为交不起手术费,波农恬哭的非常伤心。铁木儿看到主人伤心难过的样子,它飞出去好长时间捉回来一条半米长的大鲵。波农恬把大鲵卖了,给儿子治好了伤。但是他从此心生歹念,他要利用铁木儿挣大钱。
于是波农恬经常装出既可怜又伤心的样子欺骗铁木儿,铁木儿每次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捉大鲵。可是每次铁木儿回来以后,波农恬都笑嘻嘻地用湖水洗把脸,洗去脸上伪装的泪痕,并且轻松愉快地说:“嘿嘿,到底是畜生,真的假的它分不清。我以后就用假哭的办法,让它每天为我捉条娃娃鱼来。哈,我儿子彩礼和喜酒钱算是有着落啦。”
在波农恬的欢笑声中,我看见铁木儿直瞪瞪望着它的主人,脸上的表情急剧变化,迷茫、困惑、惊讶、失望、愤慨,它慢慢站了起来,全身的羽毛激动得像风中的树叶一样瑟瑟发抖。它当然听不懂波农恬究竟在说些啥,但它从波农恬油滑的腔调轻浮的笑声和眉眼间狡黠的神情中,感觉到了圈套、陷阱和骗局。它“呀——”凄厉地长啸一声,一蹬腿,飞进暮色苍茫的天空,振翅向远方飞去。
“铁木儿,回来!铁木儿,回来!”波农恬扯起喉咙焦急地呼喊着。
可是,铁木儿头也没回,越飞越远,很快消失在铅灰色的云层里。它永远离开了波农恬,也永远离开了人类。
孔子曰:“人无信不立。”
信任,是人与人相处的基础,是心与心靠近的元素,是情与情长久的必备之物。“信任”二字价值千金,不能为了一时之利,而出卖信任你的人;“信任”一词重于泰山,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丢弃了自己的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