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杨涟先生的395周年忌日。
我跪在他的画像前祈祷。
杨公。
复活吧。
窗外是刺骨的寒风,尖利的呼叫,震耳欲聋。
雨一滴一滴地落下来。
乌云占据了整个天空,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一缕金光从云层中破出,照在杨公的画像上。
金光刺得我睁不开眼。
我合上眼。
再次睁开时,杨公站在我面前。
画像上破了一个大洞。
我扑进他的怀里。
杨公复活了。
“杨先生,我做好了早饭,在桌子上,您先吃,我去上班了。”我提起包。看到日夜的祈祷终于奏效,我激动不已。但我还是得去上班。毕竟,不上班就没钱。没人相信四百年前的古人会复活,这不科学。可他确实复活了。他现在就坐在我家的沙发上,读着自己的文集。
“您千万不要出去!”我最后叮嘱道。
杨公点了点头,继续读书。
我去上班了。
“清涟居士,你怎么才来?差一分钟会就开始了!这可是个大客户,你可别给公司弄砸了。”
“嗯,好,我现在就去。”
我抱起一沓厚厚的文件。
“一定要拿出激情!”老板最后说。
我会意地点点头,挂着招牌微笑,走进会议室。“各位来宾,你们好,我是清涟居士。”我淡定地做了自我介绍,将小文件夹分给每个人。他们打开了文件夹,我继续介绍。
会开了三个小时,他们都听得很认真,也提出了许多问题。我始终应答自如。对于一些刁钻的问题,我巧妙地做了回答。老板也很满意,说让我下午去代表公司签约。
忙了一上午,我几乎将家里还有个人的事抛在了脑后。直到下午我签字的时候听到门口的保安来报说有人在门口闹事,说是来找我的。我签好了合同,与对方的人一一道谢后急忙来到楼下。
“怎么回事?”我看着被两个保安拖住的杨涟,紧皱着眉。“就是这个人,在公司门口大叫,喊您的名字,还说要您……加入什么东林党。”
我顿时明白,对拉着杨涟的两个保安说:“请松开他。”他们有些不解地望着我。我重复了一遍,他们不甘地松开了杨涟。
“你快回去,这不是天启年间,你这样闹要被抓起来的。”我悄声说。“抓起来就抓起来,沼狱有何可怕?”声音大得整个大堂都是。“哎呀杨先生,您过来一下,我慢慢跟您解释。”
我带他来到咖啡厅,大堂里的很多人依然像看疯子似的看着我们。甚至有人说:“我去,清涟居士的审美太独特了吧,居然喜欢这种老头子,怪不得她不结婚。”
我不理会,对杨涟说:“杨先生,您现在所处的时代是395年后。在这395年中,大明亡了,反贼李自成攻下了京城。后来李自成又被边界上的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灭了。清朝统治了一百多年后外国列强侵占中国——不要打岔——把中国弄得鸡飞狗跳,后来封建制度废了,中华民国建立了。但中华民国建立了十几年又灭了,中国出现了共产党和国民党,日本开始了侵华战争。最后共产党打赢了侵华战争,把国民党赶去了台湾,中国现在是共产党统治着。其间科技发展,一切都变化得非常非常快。大致如此,您明白了吗?”
杨涟目瞪口呆。这一点也不奇怪。我带他去了图书馆,借了《清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科技发展史》。
我早退了,但公司没有怪我,毕竟我是高级员工。
杨公不会用现代设备做饭,饿了一天了。我做好了晚饭,我们坐在餐桌前。他吃得很慢,举止文雅,尽管他饿坏了。不愧是古人啊,仪态端庄。
“杨先生,饭菜可还合您口味?”我笑着问道。
“味道不错,只是饭菜中像是放了什么东西,总不是很舒服。”杨涟皱皱眉,道。
我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杨先生,这是因为现在科技发展,人们为了让蔬菜产量更高,就使用农药甚至添加剂,自然不像古代。”
“农药?添加剂?那是什么东西?”杨涟的表情更加疑惑了。
“杨先生,您把那几本书看完自然就明白了。”我笑道。杨涟点了点头,道:“行,那我一会儿看书去。”
杨先生安静地看着书,书页翻得飞快。我忍不住问:“杨先生,您这样能看清吗?”杨涟笑道:“呵呵,我当了那么多年官,早就一目十行,这清史我已快读完了。”“这么快?您真应该去高考。”“高考是什么?”杨先生问到。“没什么,您会读到。”
第二天我回到家,发现客厅里面多了一大堆花盆。我疑惑极了,看到杨涟正在撒种子,未等我开口,杨先生就说:“现在啊,菜太不健康,我要自己种一些蔬菜。”我笑了,过来帮着他浇水。“书看完了?”我问到。“是啊。”杨涟一边倒水,一边说,“你能教我用手机吗?”“您想学用手机?”我十分疑惑。“对啊,我既然复活,就要好好活着。”杨涟温和地说。“好,手机的基本知识,您了解多少?”“大致知道一些功能。”……
我们的生活很平静。杨涟没有户口,所以他坐不了公共交通。不过这不是问题,我常开车带他出去旅游。他很欣赏现在的交通。“过去要上青藏高原就是做梦。”他说,“老死不相往来。”我们一起去了西藏,他很想看看雪山,贵州,参观了龙场,新疆,神秘的少数民族,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还一起回了他的故乡,湖北广水。他很想看看自己的历史。在严肃庄穆的杨涟介绍馆,他指着自己的画像抱怨到:“下巴画得不好。”我努力憋住不笑。看到有些人在杨涟介绍馆侮辱杨涟(不是复活的杨涟),杨先生很生气,直接走过去对骂起来。杨先生骂人真是把好手,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直接把那几个人骂懵了。我们离开后,杨先生说:“能不能给我开个户口?”
两年后,杨先生的户口才解决。他想做辩论选手。他很快拿到了高中学历,参加了高考。他的英语不好,但其他几门都很不错。他如愿上了北大中文系,一直到六十岁,他大学才毕业。我已经是公司的副董事长了,他还要去考职业辩论选手。我支持他,他始终在读书。
又是三年。
我已经四十多岁了。杨先生也63岁了。我不想结婚,我一直和杨先生一起。在这年的七月,我们领了结婚证,没有举行婚礼。虽然领了证,但我们的关系却是朋友。我的同事很好奇,问我,“你就准备这样过一辈子吗?”我觉得是的。这样很好啊,我内心很宁静。我没有被世俗所同化,我和杨先生在他七十岁时一起归隐山林。竹实遍地,风景如画,我们就在山林中,过完了剩下的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