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都有美学梦想,梦想需要资源和奋斗。小万工实际上展示了这种梦想的努力。《拿你所有的,换你想要的》,文字很朴实但真诚,但里面展示的内涵还是可以延申。
《诗经》里《葛覃》里有一句“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一直很有争议,但却富有诗意。一群劳动人们在劳动,一只黄鸟这个场景格格不入。然后,正是这个无关的黄鸟,才使得整个画面和谐,温暖。
如果只是工作和劳动,那就是一个机器。如果只是看鸟,那肯定会看出只是一只普通的黄鸟。只有在劳动的闲暇之余,看一看鸟,才叫闲暇。
闲暇产生文学,音乐,美术,哲学。。。
小万工在北京通过发展,有了自己的事业,房子,户口,圈子。然而就如一直工作的人,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逃离北上广曾经是一个火热的话题,大概的借口是房价高,物价高,文化差异。小万工的动机可能并非买不起房,而是为了爱,为了那只黄鸟。
正如在繁忙的工作中,爱电影,爱小说一样,自发的生命反思,最终做出自己的抉择。回到养育自己的父母身边,更多时候去追寻梦想,而非做一个打工机器。
家庭最高的地方,纵然经济指标短期很好,但缺少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凝聚力,比如说是社区的团结和互助。
互联网时代,知识共享打破了地缘的知识垄断。一线城市的文化高地早已不复存在,相反酒池肉林麻木了他们的意志。在日常文化交流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
一线城市通常来说有更好的物质条件,资源,人脉,工作机会。正如作者说的,很多海龟也回国发展,虽然一方面是国内机会更多,但不可否认是国外发达国家物质条件更好。深层次的原因,作者留白了。其实还是文化认同和家庭血缘。
在国外始终是外国人,在外地始终是外地人。人类进化了这么久,还是分门分派难以协调。差异性可以激发灵感和动力,但也带来冷酷和内耗。
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有本散文集叫《回家》,是我最喜欢的散文集之一。其中回家的意义上升到一种宿命,归宿。当然表达了海外游子那种回归民族文化的感悟。
小万工或许有这种感悟,也许非常克制地进行了表达,也是非常明智之举。
当然,就思想性,文学性和诗意来说,本书还有很多可提高的空间。叙事方式直叙为主,文字既不灵动,也不朋克,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不过这也也表达了作者的本职工作还是建筑师,那理工背景的读者群体也更容易接受。这可能也是很好的优势。语言的趋势很难把握,马上AI也开始写作了。
不用迷信一线城市,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小万工给出了最好的抉择。本书就是最好的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