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追风筝的人》——身处地狱如何

《追风筝的人》——身处地狱如何

作者: 北杨 | 来源:发表于2019-06-26 14:44 被阅读0次

    1

    这个标题让我几次加入购物车,几次没有选择。就感觉是我小学写作文会取的标题,因为什么东西牵扯出一个故事,然后又代表了什么意义。但真当我翻开看,我觉得这不是一本小说,就是活生生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真实的人性,真实的阿富汗,震撼心灵。哈桑和阿米尔之间的悲剧故事,就是整个阿富汗时局的故事,就是每一个国家灾难时期的一幕幕重演。

    全书主要写阿米尔少年时与从小一起长大的哈桑的故事,对不起哈桑;以及阿米尔中年渴望得到救赎,去找寻哈桑的儿子的故事。如果不考虑背景,或许就是一个很正儿八经的悲剧故事,人性的故事。但在阿富汗的动荡背景下,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以及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度社会的我,任然无法想象在同一个蓝色星球的某个地方,发生着这样残酷的故事。我一直以为我想象中的残酷世界已经够冷血凄凉,但是真面对一行行苦痛的文字,仍然被其中的苦痛所灼伤。原来是我一直就坐在井里。

    2

    看了一些关于国外的东西,总是离不开宗教,而且还总是宗教的恶。然后联系到网上关于天龙人的传说,以下内容纯属臆想,不负责任。是所有的宗教都提倡自己才是正统,其他都是邪教么?以此推论其他宗教的人可以随便屠杀,反正不是我教信徒,杀光也不碍事儿。是所有人种都认为唯自己的人种是优等人种,其他人种都是垃圾人种么?所以可以人种灭绝,纳粹。

    同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和什叶派,煮豆燃豆萁的事情天天发生,那由此看来并不是宗教的问题,而是那群极端的宗教分子的问题。同样有各名族和谐共融,那也可见是纳粹份子的问题。儒释道的大环境熏陶,我知道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能够给人以尊重,我知道君子待人以诚,我知道忠孝仁义。但我无法做到君子的不以恶意揣度他人,我不惮并不代表我喜欢,但是自古忠义不能两全,取舍在于自己,所以我不惮。我片面的见解的种种都让我对于宗教有所忌惮,如果我异样的看待了宗教,我很抱歉。我异样的看待了人种歧视者,或者我也有一点儿人种歧视,我很抱歉,非我所愿。

    对于阿富汗的认知,之前只知道他是中东那一片的,黄沙,头巾,本拉登,都是模糊不清的。2000年左右我还并不知道什么是国际新闻,我只关注上学好不好玩儿。看完书,网上搜一下,我才知道。阿富汗与种花家接壤,阿富汗至今都没有安定的社会环境,阿富汗是最穷的国家之一。我每天吐槽房价太贵,水果太贵,阿富汗的人们还没有解决温饱,生如蜉蝣,生死有命。鹰酱每天制裁这、制裁那,和塔利班的谈判至今仍然没有进展。

    这本书是实实在在的故事,冲击我的世界观,毁坏并重建。宗教、人种、主仆、地位,就那么鲜摆摆的摊在你面前,经络血脉收缩可见。从来没有什么美好世界,有的只有原始规则。后半部去寻找哈桑的儿子的描写显然没有前面少年时喀布尔的那么清晰在目,或许作者也没办法去到2000年的阿富汗,救出索拉博的过程也太过于戏剧,现实只会更加糟糕,现实比小说更加难以想象。

    到最后阿米尔都没能承认哈桑是自己的朋友,相对于亲兄弟,我觉得哈桑更喜欢是阿米尔的朋友,是阿米尔同吃一个人的母乳长大的兄弟。其实到最后也没能够跨出宗教、人种的枷锁,索拉博喜欢的是教堂,身边的人还是异样于哈扎拉人索拉博。

    什么救赎,什么友情,我是真没有体会到多么的热烈。阿米尔父亲到死都没能亲口说出哈桑是他的儿子,单论这件事,他父亲仍然是懦夫。无论修建孤儿院,反对大毛兵意图侮辱同行的妇女,功过不是加减算法。阿米尔回到阿富汗的情感感觉更多的来自于血脉,而不是对于哈桑的情感,哈桑早就被他当成筹码兑换掉了。虽然我很喜欢哈桑,但是哈桑对于阿米尔的情感也掺杂了不纯粹,我喜欢哈桑的勇敢与反抗,死不足惧,无勇可悲。

    3

    非常高兴能够看到这本书,也非常推荐没看过的能够去看看。更加全面的认知这个世界,了解一些所不知道。看完全书之后,再看到那些中东动荡社会的照片,会是另一种心态。

    不知道身处那样的大环境,个人能够怎样去作为,不过,同一颗星球同一个梦,和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风筝的人》——身处地狱如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bz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