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第七版)【原名:Personality,7th Edition】/ 作者:Jerry M.Burger / 翻译:陈会昌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全书共分为16个章节,包括人格的定义、人格的研究方法,以及人格的六大流派,分别为精神分析理论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每个流派又详细介绍了其理论模型、应用、评价及相关研究。最后有一章单独作为结语,讨论了人格、文化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第十三章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早期行为主义者把他们对人格的描述局限在可观察的行为上,后期社会学习理论家加以扩展,加进了更多的认知和社会特征,这些理论包括一些不可观察的东西,如思维、价值观、期望和直觉。
一、行为主义
1913年,一位年轻激进的心理学者约翰·B·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学》的文章,它标志着一场新的行为主义风潮开始在心理学中兴起。他认为,如果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停止对脑的探究。那些专注于意识、精神和思维的研究者并没有投身于正统的科学研究。只要可观察到的事物才是合理的、属于科学的研究课题。由于我们主观的内在感受不能被观察到,也不能取得一致的、精确的测量,所以这些主观感受在客观的科学中是没有地位的。
华生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外显的行为,即那些可以被观察到的,可预见的,最终可以被科学工作者控制的行为。按照华生的要求,情绪、思维、期望、价值观、推理 、顿悟、无意识 ,这些东西都要抛弃。
与此同时,其他研究者开始考察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华生赞同这些原理,并把它作为理解人类行为的关键。
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普洛夫用实验证明了动物能够把外界环境中的刺激与引起反应的其他事件想联结,从而对环境中的刺激产生反应。这就是经典条件反射。一些心理学家又探索出另外一种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
在华生看来,人格就是“我们的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换句话说,在人的生活历程中,我们都在以多少可以预测的方式对一定的刺激给予条件反射式的反应。
华生对条件反射的作用有足够的信心,他最夸张的论调就是,如果能对环境进行足够的控制,心理学者可以把一个孩子塑造成他们想让他们成为的任意一种人。
华生的神话在一位影响巨大的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职业生涯中得到了充分扩展。斯金纳把自己的理论定义为行为主义的一个特殊分支——激进行为主义。斯金纳提出了这样的挑战: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观察到那些可以解释我们行为的内在原因。换句话说,当我们引进一个内在原因,比如焦虑,来解释行为时,我们可能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但是我们错了。当你说你是因为饿而吃东西时,你只是为这种行为加了一个标签,你并没有解释你到底为什么要吃。在这一点上,斯金纳和佛洛依德有些相似,他们两人都认为,人们以为自己知道自己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许多行为的原因人们并不知道。
斯金纳理论中的某些论断引起了很多争议,例如,斯金纳说快乐是“操作性强化的副产品”。带来快乐的是那些能给我们强化的强化物。他认为,我们一直赋予行为以个人的自由和所谓的尊严,现在是超越这一幻想的时候了,我们选择做什么并不依据内心的决定,而只是对环境要求的一种适应。
二、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
传统行为主义者用学习经验或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的原因。他们并不否认遗传的影响,但他们认为,和条件反射的力量相比,遗传并不重要。根据行为主义理论,若想了解人格的形成过程和问题解决行为的发展过程,必须先了解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
条件反射有两种类型:一是经典条件反射,或称巴普洛夫条件反射,二是操作条件反射,或称工具性条件反射。
1、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始于刺激-反应联结。比如看见血会感到恐惧,闻到巧克力会想吃。在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使用的是食物-唾液的联结。他给实验室里饥饿的狗呈现肉末(刺激),狗总是流口水(反应)。这种联结未经巴普洛夫训练就存在 ,所以我们称肉末为非条件刺激,称流唾液为非条件反射。巴普洛夫再把旧的非条件刺激与新的条件刺激结合起来,每当他给狗肉末时,就响起铃声,肉末和铃声同时出现几次后,巴普洛夫只响铃不给肉末,狗仍然一听到铃声就流口水。这时流口水成了条件反射,而这一条件反射就成了狗的各种行为中的一个新的S-R联结(铃声与唾液)的一部分。一旦新的S-R已经建立,就可以用它来建立其他的S-R联结,比如你把绿灯和巴普洛夫的铃声联结起来,过一段时间后,狗一看到绿灯就流口水。这种在一个条件性的S-R联结上建立另一个S-R联结的过程叫次级条件反射。
由于这些刺激和你所经历的事件常常与环境中的其他方面偶然联结在一起,所以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影响你行为的许多S-R联结。比如,有人喜欢乡村音乐,是因为他父亲从前常在星期六弹奏这些音乐,而星期六是他最喜欢的一天。
但是,研究者发现经典条件反射有一些局限性。巴普洛夫发现,铃声单独出现会导致狗流的唾液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够根本就不流唾液了。这种条件性的S-R联结渐渐消失的现象叫消退。而且两个事件共同出现并不总能产生联结。某些刺激很容易联结起来,但要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产生另外某些S-R联结却不太可能。
2、操作条件反射
当巴普洛夫在俄国进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的同时,美国的心理学者在研究另一种通过联结来学习的类型。爱德华·桑代克把流浪猫放进“迷笼”里,能逃出这个笼子的猫就得到一片鱼,饥饿的猫不得不进行各种行为组合,不久,这些猫就学会了必须怎样才能得到奖励,这些观察使桑代克总结出效果率: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更大,而导致不满意后果的行为不大可能再被重复。
操作条件反射关注的是某种类型的后果对行为出现频率的作用效果,有些后果会使先前行为出现频率增加,这些后果叫做强化;有些后果会使某些行为出现频率减少,这些后果叫做惩罚。一种后果是强化还是惩罚取决于人与情境。如果你饿了,那么给你草莓冰激凌吃就是强化,但是如果你不喜欢而且觉得冷,那么给你冰激凌就是惩罚。
心理学家发现了两种增加行为频率的基本强化策略。正强化使行为频率增加,是因为这一行为后边跟随着奖励。我们还可以用负强化来增加行为的频率,这时要在行为出现时把不愉快的刺激撤销或减少。人们在休息了几分钟之后不头疼了,于是人们学会了休息。
操作条件反射的另一面就是能减少我们不希望出现的行为,跟应用操作条件反射来增加合乎期望的行为一样,操作条件反射也为减少不合乎希望的行为提供了两种方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停止强化,让这一行为慢慢消失。这一方法虽然很简单,但人们还是会在无意中又强化了问题行为,例如,教师可能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但这个孩子得到了其他同学以嘲笑的方式而表现出来的关注,于是,教室情境使得本意上惩罚变成了强化。明智的教师会把捣乱的孩子带到走廊里,告诫他遵守纪律,这样就撤销了强化。
我们也可以用惩罚来减少不合乎希望的行为。从理论上讲,如果行为之后跟随着不利刺激或跟随着积极刺激的撤除,行为发生频率就会减少。但是研究表明,惩罚的有效性是有限的。首先,惩罚不能教给人恰当的行为,他只是减少了不合乎期望的行为的发生率。第二,为了使惩罚有效,惩罚必须是即时性、恒常性的。就是说,当问题出现时,应尽快惩罚,并且在每一次不合乎希望的行为出现时都给予惩罚。第三,惩罚会带来副作用。父母或心理治疗师的本意是消退某一行为,但孩子可能会把其他行为与惩罚联系起来,或者把伴随着惩罚的厌恶与实施惩罚的人联系起来。另一个副作用是,不合乎希望的行为可以通过榜样习得。例如,那些挨父母打的孩子,长大变得身强力壮之后会想,他们也可以打别人。惩罚还会带来消极情绪,如恐惧和焦虑。这几个方面的副作用,使得行为主义治疗师不到万不得已不使用惩罚手段。
(1)塑造。行为主义治疗师会使用一种叫做塑造的技术,这种技术是去强化一系列合乎期望的行为。在教授一种复杂行为时,塑造特别有用,一步步的进行强化,比一次性强化要有效得多。
(2)泛化和分化。被训练去啄大红圈的鸽子也会去啄橘黄色的小圈,尽管后一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并不高。这一过程被称作刺激的泛化,它可以解释为什么人格特点会有跨情境的泛化。一个孩子由于在亲人中表现得彬彬有礼而被夸奖,他在其他生人中也会表现得有礼貌。有礼貌的反应从来自亲人的刺激,泛化到来自陌生人的新刺激上。但是,如果鸽子去啄橘黄色圈时并没有得到奖励,它很快就能学会分化有奖励和无奖励的刺激,只去啄那些红圈。这就是刺激的分化。
三、社会学习理论
对心理学及人格领域的研究,行为主义功不可没,华生和他的同事为人类行为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容易实证的方法,这使美国大学中的心理学研究渐渐开始偏爱实验方法。但是大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行为主义的热情开始减退,心理学家开始对行为主义的断言提出质疑:人类的所有学习都是经典或操作条件反射的结论吗?他们认为,行为主义在其专业领域里的局限性是否太大了?例如,为什么思维和态度这样的“内部”过程不能像外显行为一样被控制?由此,传统的行为主义开始发生变化,这些新出现的一系列理论后来被统称为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引进了“行为-环境-行为相互作用”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行为也将决定人会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这一环境反过来又会影响行为,如此循环反复。别人对待你的态度(环境)部分取决于你是怎样做的(行为),你的行为也部分取决于别人怎样对待你。有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家指出,人们经常自我强化,如果行为符合了自己的内部标准或达到了个人目标,即使无人知晓,行为也能得到强化。
社会学习论者通过在其理论中加入许多曾被华生看做非科学的概念,帮人们搭建了一座从传统行为主义到人格认知流派的桥梁。朱利安·洛特是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习理论家之一,他强调人类行为发生的原因远比那些低等动物要复杂得多,他引入了一些“难以察觉的”概念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和人格。
洛特提出的“行为潜能”就是在某一特定场合做出某种反应的可能性。决定行为潜能大小的变量有两个:期望和强化值。
在你决心为准备一次考试开夜车之前,你会考虑这一夜的学习能使你的考试成绩提高多少。同样,当你要决定是否参加舞会时,你会考虑你能不能在舞会上玩得开心。洛特把这一估计叫做期望。显然,人的期望是基于上一次在相似的情境中的感觉如何而得出的。
传统行为主义者也会对以上情境做出预言:人们更可能表现出那些被强化了的行为。但是洛特与行为主义者不同之处在于如何解释这一行为。行为主义者认为,操作条件反射联结或习惯是被过去经验所强化的。洛特则认为,人们越是经常从某一特定行为中得到强化(通宵学习然后的高分),对这一行为在以后再被强化的期望就越强烈。另一方面,如果行为没有被强化(通宵学习而得了低分),得到好结果的期望就降低了。当然,期望不一定是切合实际的。
但是当我们第一次遇到一种情境时,怎样用期望来解释行为呢?洛特指出,在新情境中我们靠的是泛化的期望,它指的是人内心关于自己的行动一般来说会导致怎样的强化和惩罚的想法。根据洛特的理论,人们可以在起泛化期望的控制点的连续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处于这一维度一端的人是极端大的内控取向,他们通常认为是由于自己的行为或态度导致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结果;处于另一端的是极端的外控取向,他们通常认为,在他们身上发生什么,是由他们自己不可控的外力决定的,这些外力包括机会或有影响力的人物等。
洛特的模型中第二个成分是强化值,即比起其他强化来 ,我们更喜欢某种强化的程度。我们赋予某种结果的强化值自然是随着情境的不同而变化的。不过,对于各种强化,我们对它们的赋值大小也有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某些人总是持续的努力工作,把工作看得比家庭和娱乐更重要,我们可能称他们为工作狂,但是按照洛特的模型,可以这样来解释他们的人格:他们总是赋予成就以很高的价值。
四、社会-认知理论
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中加入认知成分,这一演化过程在阿尔波特·班杜拉的工作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班杜拉抛弃了激进行为主义认为人是由外界刺激塑造的被动接受者的观点。严格意义上的行为主义者把人发展变化的过程降低到与老鼠学会压杠杆来获取一粒食物一样,这忽视了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原因和人格的重要来源。由于这些被忽视的东西一般都与思维和信息加工有关,所以班杜拉称自己的理论为社会-认知理论。
1、交互决定论
行为到底由内因决定的,还是由外因决定的,对此班杜拉提出了两个新观点,他认为,行为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但是,行为既非单一力量决定的,也非由两种力量简单叠加决定的。班杜拉提出了交互决定论概念。就是说,奖励和惩罚之类的外因和观念、思维和期望之类的内因都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影响系统中的一部分,该系统不仅影响行为,也影响系统中的其他部分。简单说,系统中的每一部分:行为、外因和内因,他们彼此之间互相影响。
交互决定论模型中的每一个变量都可能影响其他两个变量,这与激进行为主义不同,激进行为主义只用一个二因素的单向模型来解释人类行为,认为行为是外因决定的。如何预测在交互决定论模型的三部分中什么影响什么呢?这取决于每一变量的强度。有时环境力量最强,有时内因起决定作用。有时,我们会改变环境以满足我们的需要,但另一些时候,我们是无法控制所面对的环境的。我们经常会为自己制造机会和制造失败,而机会和失败反过来也会造就我们。
2、想象和自我调节
班杜拉归纳出在人类机能中独有的、理解人格时必须考虑的几个特点。与低等动物不同,人用符号和预见来指导自己未来的行为。当人面对新问题时,并非每次都遵照试误模式,通过对奖惩做出反应来解决问题,我们会想象可能的结果,估计可能性,设置目标并想出解决办法。当然,过去的强化或惩罚的经验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班杜拉还认为,大部分行为是在没有外部强化或惩罚的情况下发生的。我们日常的大部分行为都是由班杜拉称作自我调节的机制所控制的。虽然人们经常为得到外部奖励而努力,但人们也会为获得内部奖励而向我们自己制订的目标而努力。自我调节也包括自我惩罚,当我们没能坚持个人标准时,我们经常会自我贬低或对自己感到不满。例如,就算没有别人在意,你也可能因为自己对陌生人不礼貌或没有坚持节食计划而惩罚自己。
3、观察学习
社会-认知理论对理解人类行为和人格的最重要贡献,莫过于创立了替代学习或称观察学习的概念。学习并不仅仅发生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中。我们也能通过看、读或听说别人是怎样做来学习。许多行为很复杂,所以不能通过强化或惩罚这样缓慢的进程来学习。比如教飞行员飞行或教孩子说话这些复杂行为。
班杜拉对学习和行为表现做了重要区分。通过观察习得的行为并不一定要表现出来。行为主义者认为,除非我们实际参与某一行为,否则我们就无法学会这一行为。但是,像举枪射击这件事,我们虽然没有亲历,但是大多数人都会这个动作。
为什么通过观察学会的行为,有些我们表现出来了,而另一些却没有?答案在于我们怎样预测表现出这一行为的后果。也就是说,我们认为这一行为会带来奖励还是惩罚?拿举枪射击来说,大部分人会预期这一行为会带来惩罚,即使不是犯罪感,也会有内疚感的形式出现自我惩罚和自我价值感的降低。
对于从未表现过某行为,我们对结果的预期又从何而来呢?同样,也是来自对别人行为的观察,尤其是观察自己的榜样在做了这一举动后是得到了惩罚还是奖励。
有一个重要社会意义的经典实验中,班杜拉划分了学习-表现的界限。研究者让幼儿园的孩子观看一段电视节目,节目中一个成年榜样对一个成人大小的塑料充气人进行了四种攻击行为。然后,孩子们被分为三组,分别看不同的结局:第一种是鼓励和表扬,第二种是惩罚,第三种是没有任何表示。接下来,让孩子们一个个离去自由活动10分钟,在自由活动的房间里,有很多玩具,也有那个和电视中一样的充气人和其他出现过的攻击道具,实验者通过单向玻璃来观察孩子们会自发地表现这四种攻击行为中的几种。然后,给每一个表现了一种或几种攻击行为的孩子一杯果汁和一个小玩具,这样做是要看一看当孩子们愿意时,他们是不是能表现这一行为,也就是说,他们是不是已经通过观察榜样学会了这些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孩子们都学会了如何攻击,但那些看到榜样被奖励的孩子非常明显地比看到榜样被惩罚的孩子更可能表现攻击行为。
五、应用:行为矫正和自我效能感疗法
传统行为主义的一个长处是,它为人的本性提供了一种简单、理性的模型。行为主义不仅能解释这些不正常行为,而且,许多心理治疗技术也是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创造出来的。
1、对心理障碍的解释
约翰·B·华生是第一个阐述这一问题的人:那些“不正常”行为是怎么通过正常的条件反射途径形成的?华生用经典条件反射方法使一个叫小阿尔伯特的11个月婴儿产生了对白鼠的恐惧。于是,华生证明了,知道婴儿过去的条件反射经验就可以解释这个婴儿为什么会对白鼠产生不正常的恐惧。
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的许多令人烦恼的恐惧就是这样形成的,比如,我们可能记不清楚什么时候一座桥或一条蛇曾与当时的恐惧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可能发生在很久以前,或者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不过,这一解释存在一个问题,巴普洛夫曾经发现,一旦条件刺激撤销,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新联结就会消退,那么,为什么在没有心理干预的情况下,恐怖症没有自行消退呢?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操作条件反射在恐怖症的发展中起了作用。假设一个三岁女孩在从高高的滑梯上滑了下来,她所产生的痛苦和恐惧与滑梯成对出现,这种恐惧可能会泛化到对所有高的东西的恐惧。
心理学家也运用条件反射原理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在创伤经验之后会产生恐惧,而另外一些人却不会。一方面,先前的学习能够保护我们免受恐惧症的侵害。另一方面,经历过一些轻微恐惧的人,在创伤性经验之后,会更加容易患恐惧症。
行为主义者认为,其他问题行为也是由于某些错误行为被强化的学习经验造成的。例如,一个有社交焦虑的女孩可能会觉得,逃避家人指责和嘲笑的唯一办法就是尽可能躲避与家人的接触,这一行为后来就泛化到其他人身上。
2、行为矫正
如果我们同意,问题行为是由不同寻常的条件反射经验造成的,那就该有另一种行为主义原理,问题行为可以通过适当的条件反射经验来改变。根据行为主义的理论和研究,人们创建了几种治疗程序,可以归类为行为矫正。该疗法的焦点是要改变若干已经形成了的行为,而不是要改变患者的整个人格。
(1)经典条件反射的应用。把一种刺激加在另一种刺激上,是生成一个新的刺激-反应联结的有效方法。治疗师经常运用经典条件反射来减少或取代给患者造成问题的刺激-反应联结。在传统上,这些程序需要刺激和反应的真正联结,但心理学者发现心理映像也适用于经典条件反射。在行为疗法诊所的安全环境中,患者可以通过想象去面对让他们恐惧的情境,而不必亲自经历。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治疗恐怖症的一个方法就是把患者害怕的形象与放松反应联结在一起,通过系统脱敏,用恐惧刺激与放松之间的新联结,取代原来的恐惧刺激与恐惧反应之间的联结。
厌恶疗法是用经典条件反射来矫正问题行为的另一种方法。在厌恶疗法中,治疗师把患者厌恶的形象与其问题行为联系起来,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行为。例如,对一个想戒烟的人来说,治疗师可能会把烟与令人作呕的形象联系起来。
(2)操作条件反射的应用。有时候,行为治疗就像强化被期望的行为、惩罚不期望的行为那样,是很基本的东西。但是,实际做起来要困难得多。行为治疗师首先须明确目标行为,并给它下一个具体的操作定义。例如,一个孩子的问题是“行为不成熟”,那么你要强化或惩罚的行为是什么?行为治疗师可能会约见孩子的父母或老师,查明他们希望孩子减少那哪些具体的不成熟行为。接着,治疗师要为这个孩子的不成熟行为发生概率划一个基线,如果不知道某行为发生的频率,怎么能知道这一行为的发生率是否减少了呢?
一旦知道了在目前的奖罚系统下该行为的发生率,我们就可以开始改变这种状况。如果出现了期望的行为,我们就改变环境因素,使患者因这一行为得到奖励。如果不被希望的行为出现,就要施加惩罚或减小强化作用。理想化的情形是,恰当反应得到了强化,不适当行为则慢慢消退或被惩罚。在整个治疗期间 ,要对目标行为的出现频率进行监控。并不断调整,直到目标行为出现的频率达到我们的矫正目的。否则,得重新制定新的治疗计划。
如果治疗师要同时帮助许多人改变许多行为,他可能就要使用基于操作条件反射原理的另一套治疗系统,我们称之为代币法。把患者分成不同的小组,可以按病房划分,也可按类型划分,他们都有机会挣得代币,并用这些代币置换实际奖励,如零食或特殊优惠。当患者表现出恰当的行为时,就奖励一定数目的代币,表现出不恰当行为时,就收回一定量的代币。
生物反馈法是应用操作条件反射治疗心理问题的另一种方法。生物反馈法需要一种特殊设备提供关于肌肉活动的数据。例如,一位焦虑的女士可能用这样一台设备来告诉自己,脸部和背部的肌肉什么时候紧张,什么时候放松,有了即时反馈,经过几次肌肉放松之后 ,她也许就能学会自己减少肌肉紧张,克服焦虑。根据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备显示出其肌肉紧张度有所降低,那么这种反应就被强化了。其他的躯体指标,也可以通过生物反馈法加以控制。
3、自我效能感
美国每年都有数百万人为了戒烟或减肥而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遗憾的是,通常只有一小部分人永久的改掉了他们的习惯或减轻了体重,而大部分人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在于班杜拉所说的自我效能感,人只有确信自己能做到,才会去戒烟和减肥。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人们只有下决心要改变并付出必要的努力,他们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班杜拉把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区分开来。结果期望是指人们认为他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会导致某种结果。效能期望是指人们认为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带来某种结果。简单地说,在相信某事会发生和相信你能让某事发生之间是有差异的。
班杜拉认为,效能期望比结果期望能更好地预测行为。人们是否会努力应付某一问题,他们为做出某一改变能坚持努力多久,这取决于他们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某些改变。
效能期望源于哪里?治疗师又该怎样改变患者关于自己能力的信念?班杜拉介绍了效能期望的四个来源。最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亲身掌握经验:过去成功地获得某结果的经验。但是失败的经历常常导致效能期望降低。
替代经验也会改变效能期望,尽管它没有实际经历产生的影响大。看到别人毫无闪失的完成某一行为使我们相信自己也能完成。
对改变效能期望来说,言语说服显得不太奏效。告诉一个不愿意跟老板讲理的人说“你能行”也许能说服这个人去争取自己的权利,但是当实际表现并没有产生预期结果时,这一期望很容易就减弱了。
生理和情绪状态也是一个效能期望源。如果一位女士难以接近男士,那么拿起电话邀约一位先生时,可能会心跳加速、掌心出汗。如果她把这些生理反应解释为焦虑的信号时,她可能认为自己做不好这件事。相反,如果她拨号前很镇定,可能她会认为自己比想象中有勇气多了。
所以,成功心理治疗的关键,在于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来改变患者的效能期望。如果成功的经验是改变患者效能期望最有效的方法,这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假设恐高症患者只敢待在楼房的一层,治疗师怎样才能让他获得亲身体验?一个方法就是使用有指导的控制程序,治疗师把患者需要面对的情境进行组织以确保患者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治疗方案被划分成小步,患者只需稍作努力就可以完成。每一步的成功经验都可以使他增加效能期望。这种方法与系统脱敏的过程很相似,事实上,这两种治疗程序的区别仅仅在于人们解释它们的方式有所不同。持行为矫正观点的治疗师把成功的系统脱敏解释为用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取代了旧的联结,而持社会认知观点的治疗师则认为成功的经验改变了个体的效能期望,从而导致了行为的改变。
大量研究发现自我效能信念在患者处理很多不同的心理问题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儿童抑郁,创伤后的精神压力障碍、考试焦虑、恐怖症和丧亲之痛。而且,效能期望可以影响工作表现,学业成就 ,减肥,浪漫关系,以及与健康有关的行为。显然,相信自己能够做出改变和取得进步的信念是成功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众多挑战和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六、评价:行为观察法
与其他流派的治疗师不一样,典型的行为主义治疗师并不花太多时间寻找患者产生问题的原因。相反,他们关注的焦点是可观察的行为,其他治疗师可能会把行为看成是某一 潜在的问题的信号,而在行为主义治疗师看来,这一行为就是问题。因此,客观而可靠的评价这一行为是关键。这一评价过程对行为主义治疗师来说目的很明确。显然,他们要知道问题行为的反生频率有多大,产生这一行为时周围的环境怎样?
那么行为主义治疗师是怎样得到关于目标行为出现频率的准确信息的呢?
1、直接观察
查明行为发生率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人进行直接观察。治疗师虽然不能整天观察患者,但他可以通过观察患者行为的代表性样本来获得其目标行为频率。对于不能近身观察的情况下,心理学者可能就要用到模拟行为观察。治疗师需创设一个类似于问题行为可能出现的真实生活场面的情境。例如,治疗师会给非常害羞的患者办个舞会。在这种情境下,患者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可能与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境时的表现差不多。
但是,有效的行为平价不能仅靠观察,要想使得到的信息更有用,治疗师须遵循一系列程序 。首先,对所观察的行为要做出尽可能确切的界定。一个好的定义要包括可以计数的行为样本和划分界限的规则。
让两个以上的观察者各自独立地对同一行为编码,可以提高行为观察的准确度。还有一种解决办法是把行为拍摄下来 ,这就可以让不同的研究者观察同样的行为。行为主义治疗师还必须考虑倾向性问题,他们会无意地寻找他们希望看到的行为。为防止这一问题,界定问题时,应该把主观判断程度降低到最低。如有可能,可以让那些不了解治疗目的和期望的观察者进行观察。
2、自我监控
直接观察可以提供关于行为频率的相对准确的评价,但这一方法实施起来耗时费力,治疗师也采用自我监控——患者自我观察的方法。要求患者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并记录自己的行为。自我监控法的一个好处是,观察自己的行为本身就有治疗作用,其还可以被用来评价整个治疗期的进程。
3、他人观察
有些患者不愿意或者提供不了关于其自身的准确信息。例如对儿童或那些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这种情况可以让别人观察他们。不过,这种情况下,倾向性也会对其有影响。心理学家把这些人的报告作为用其他方法获得资料的补充。让家人参与治疗过程,可以让家庭成员意识到患者的问题,并且知道,自己的反应会影响患者的行为。
七、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贡献与批判
在20世纪20年代,行为主义登上并控制了心理学舞台。如今,行为主义的影响虽不如从前,但在很多方面仍保持着活力。同样,这种影响巨大的理论还是难免批评的声音。
1、贡献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之所以能如此持久,原因之一是它有坚实的实验研究基础。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的另一个贡献是,她创建了一些实用的心理治疗程序。研究发现,这些程序在处理很多心理问题时非常有效,尤其是与认知疗法配合运用时。
行为矫正法比起其他治疗方法来,优势也很明显。首先 ,这一方法用数据和客观标准来判定治疗的成败。其次,行为矫正对于某些人群来说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比如对儿童或有严重情绪困扰的患者。再次,行为矫正的疗程相对比较短,方法也容易掌握。
社会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在行为主义方法中加入了认知变量,这就扩大了行为主义解释的现象的范围。填补了心理学者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中所能看到的一些缺漏。社会学习理论的人格模式使我们既能与条件反射原理保持一致,又能理解思维、期望、价值之类的概念。另外,这些理论模型还把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与后来的认知人格流派联系起来。
2、批判
长期以来对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批评就是,它对人格的解释范围过窄。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这一理论虽然涉及人类经验的几个主要方面,如思维、情绪和意识水平,但它却是用一种有局限性的方法对这些东西进行考察。批评者特别指向斯金纳主义者所倡导的行为主义,他们认为,关注内在感受和直觉是无济于事的。另一些批评指出,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没有充分关注遗传的作用。有研究指出,这一理论在考察某些条件反射行为形成的难易程度时有局限性。
针对传统行为主义的另一种批评意见是,人比行为研究实验室里的动物复杂得多。这些批评者并不否认,人会对某一刺激做出自动化的反应,也不否认人的某些行为是可以条件化的。但他们认为 ,这些都是最不重要、最不能令人感兴趣的行为。例如,在外部强化对内在动机影响的实验研究中,我们很难把动物研究的数据向人类行为推广。研究者还发现,如果人们已经喜欢某一活动却被雇佣去参加该活动时,反而会降低他们做出该行为的频率。
虽然行为疗法能有效解决很多问题行为,但仍有批评认为,当行为主义治疗师只是减少了一些可观察行为时,这一疗法往往把真正的问题歪曲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