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和一个朋友聊孩子的教育,他分享了他女儿的故事。早早为女儿买了ipad,为的是开发孩子智力。但之后,ipad成了玩乐的工具,甚至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副作用也出来了,视力和学习都受到影响。和她进行了各种座谈,但最后还是改变不了‘玩上瘾’的毛病。万般无奈之下,他卖掉这部ipad。但最后,他还是再次为孩子买了ipad,约定好使用时间和奖惩办法,尽量减少其副作用。
因为爱孩子,为他打开一扇门。但再让他关上这扇门,对已经上瘾的孩子,确实是一种折磨。寄望孩子的自律,又谈何容易?或许,源头上早已出现的问题,只是大人不清楚,或者不愿去承认。
我们的时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大家都一样,快乐是容易的事。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看黑白电视都是一种奢侈。我们玩捉迷藏,玩弹珠,玩跳皮筋,在地里玩耍。套用时髦一点的话:我们那时什么都没有,但有快乐。而这个时代,是物质丰富的时代,大家有了差异,快乐就是件困难的事。高科技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善加利用资源,成了一种必须修炼的能力,稍不注意就伤到自己。
对孩子而言,你为我开了门,却要我再痛苦的关闭,这何尝不是一种残酷?
一个有‘度’人生的介入,需要大人的把关与引导。不是越早越好,树立规范的习惯才是要点。不是想到什么就要立马拥有,而应该写下来,让它飞一会,再确定是否发自内心。许多大人都已经控制不住自己,对手机上瘾,不也应该反思吗?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也是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
对我们的人生而言,早点意识到“这种残酷”,也是很有必要的。要善始善终,要关注好习惯的养成。不要因为好奇而去打开一扇错误的门,不要过多的分散自己的眼目。想想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想想自己在建的大厦,是否需要我们更多的时间投入?没人要为我们收拾残局,留下的烂尾工程不过是他人眼中的垃圾。
人生常有自责时,只是到了某个阶段连自责都是多余。很多人觉得反正为时已晚,随它去吧。只是,感觉到为时已晚,还有下半句,“恰恰是最早的时候”。希望能给我们带来安慰,带来改变。
一个单单自我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需要为它注入价值点,升华其存在的价值。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永恒的期待,为了墓志铭有内容…… 让爱在心中,把爱写在时间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