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很少有读不下去的时候,大多时候会一蹴而就。 但巴金前辈的作品,读来却总是很困难,需要加点意志力进去。
《雾.雨.电》终于是读完了,没有那么迫切的想要写读后感。
但还是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
读的过程中并没有落泪。后来看巴金老师的后记,说是《电》中很多情节,他每一次读来,都情不自禁的流泪。这时,才似乎朦朦胧胧间有点懂了,原来,是情景啊!
很多小说,其实要真的读懂,前提是建立在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之下的。这或许就是总不爱读外国小说的原因吧,因为历史白痴,世界史更白痴。
稍微回顾,查阅一些那个时期的一些历史,便瞬间觉得明白一些了。也能理解巴金老师为什么写的那么朦胧了。在那个时期,其实能写成这样,敢于写出来已经很勇敢了。
1921年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巴金老师写作于1931年前后。
虽说是爱情三部曲,但连巴金老师也说自己是借着爱情写性格。没有读出什么爱情,或许年代相差太多吧,人物性格倒是泾渭分明,栩栩如生,但那本来就是真的啊,真实的成分多,虚构的少。于是,这样的作品,经典作品,我们到底要寻找什么?我又在寻找什么?得到了什么?
我想是真实。
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年代,一个特殊的背景下一群热血、鲁莽而又勇敢的青年。此时,作为文字背后的读者,或许我可以冷眼嘲讽他们的幼稚,但换位呢?如果是自己,在那样一个年龄真的会比他们做的更好吗?答案是否定的。
再来看《雾.雨.电》,《雾》中的周如水是令人讨厌的,连巴金老师也说自己讨厌他的性格。但其实,仔细品味又觉得他痴傻的可爱。那个年代,如周如水一样的家庭背景,一样的人生遭遇的文人应该不少,他们大多是选择了张若兰,为了所谓的个人幸福。我也更愿意相信他们都曾像周如水一样矛盾、纠结过,虽然他们最终做出的可能是和周如水完全不同的选择。周如水可爱在他的犹豫、徘徊,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男子的责任与良知。周如水也可悲在他的犹豫、徘徊,一直的犹豫,永远的徘徊。所以,一年后,他爱的人另嫁他人,他错过,而他也永远不曾回到家乡,直到他死去。他的死是那么的懦弱而令人讨厌,真的是毫无任何意义,但那样的一种性格对应那样一种死法,却又是如此的天经地义。
书的名字也起的好,《雾》,周如水就永远迷失在了这不见边境的大雾之中。
《雨》中有大量的人物独白,为信仰苦恼,为找不到方向而痛苦的青年们。读来很是令人伤感、抑郁,不由就想到了那句:犹豫最是折磨人。可那又似乎是那个背景下每一个有志青年必须经历的,在磨难中寻找方向,为祖国的未来而生存。对照着来看,吴仁民的爱情真的很卑微,特别是当朋友们都在为理想而奋斗而奔走时,他却居然大言不惭的借钱准备结婚,准备蜜月。那一刻,是发自内心的鄙视这个主角,也很不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也一直以为女主熊小姐是可有可无的人,直到看到她跟着那个军阀离开后写给吴的信,信中她说:“我希望你在事业上努力,从那里你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这种安慰才是真正的安慰。”便也就明白了,这大概才是作者的本意吧,真是画龙点睛之笔。于是,雨也该停了,我们的革命者经过雨的洗礼,终于成长成为一名正真的战士。
最喜欢的应该是《电》了。虽然闪电令人恐惧,但最少我们年轻的革命者知道路在何方,知道他们的牺牲是为什么。即使那很多的牺牲,作为冷静的旁观者觉得是那么的不值而鲁莽,但那个年龄换做谁怕也只会只能是那样的结局。正是这些年轻的战士,用生命一次次为战友指出正确的方向,一次次用生命坚定了战友们的信仰,也真是因为他们,才有了我们的今天。当吴仁民在最后说“……她还要活着做好多好多事情”时,他已经不再是《雨》中的那个吴仁民,而是一个全新的吴仁民了。
突然也很想回到那样一个年代,做一个如佩珠那样的女子。有坚定的信仰,为信仰,即使即可去死又有何妨。即使再怕,也可以说:“我不怕……我有信仰。”
可是,我有信仰吗?在这样一个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信仰的年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