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曹操有称霸三国的实力,却因为说了三句话,输的一塌糊涂
但不可否认的是,曹操确实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之人,他出身宦官之家,虽然家中很富有,但免不了别人对他的身份指指点点,但是他却能够从一个小小的孝廉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建立曹魏政权,和刘备、孙权三分天下,足以说明他是三国的枭雄。
只是他却因为说了三句错话,把本来有能够统一天下的实力,最终和刘备、孙权三国鼎立,失去了一统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曹操就是输的一塌糊涂。那曹操说了那三句错话呢?
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厉害了,不仅伤了好友陈宫的心,还伤了天下人的心。
在董卓祸乱洛阳的时候,当时的满朝文武连董卓打个喷嚏都害怕,更不要说有阻止董卓的人出现了,这时的曹操就挺身犯险,说自己愿意去刺杀董卓,结果是刺杀没有成功,曹操成为了被追杀的对象,在逃跑的途中,遇到了陈宫。
陈宫当时觉得曹操能够去刺杀董卓,人是可以的,所以就没有抓了曹操,而是选择放弃官职和他一起逃命去,从此追随曹操干一番事业。
最后跑到了吕伯奢的家里,吕伯奢对他两人很不错,想要杀猪盛情的款待他们,但是曹操起了疑心,以为吕伯奢是要杀了他们,好去报官领赏,为了保命,就直接把吕伯奢的全家给杀了。
事后才发现误会吕伯奢一家了,他们是要杀猪来款待他们,这时才意识到杀错人了,可是为时已晚,在路上遇到打酒回来的吕伯奢,曹操也把他给杀了,在陈宫懊恼不已的时候,曹操说出了这句流传至今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说的这句话,让陈宫彻底看清了曹操的为人,本来想跟着曹操干一番事业的,现在是没有了这种想法,原来自己认为的好人,竟然是一个狼子狠心之徒,算是我陈宫看错人了,从此就离开了曹操,就算是死也不愿意和曹操共事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曹操说话的水平,一直以来我都羡慕那些说话水平很高的人,但是曹操虽然有着强大的实力,他觉得自己能够消灭袁绍、吕布、刘备,自己是所向无敌的,但是他说话却给他带来了阻碍。看看曹操在赤壁之战败退之时又说了什么话,伤了部下的心。
2、“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话说曹操率领了号称80万大军挥师南下,准备灭掉刘备、孙权、之后统一中原就指日可待了。谁知道结局往往是出人意料,来了个大反转,曹操的大军被消灭大半,曹操自己也是狼狈的逃走。
一直逃到华容道之时,关羽念着曹操对他的恩情,就放了他一马,不然的话,也就没有曹操之后的事了。谁知道在曹操脱离险境之后,竟然伤心的嚎啕大哭起来,打了败仗发泄一下可以理解,但是他却不该在哭着时还说一句“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曹操哭着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是郭嘉还活着的话,肯定不会让我这样做的,我也不会沦落到现在的境地。这句话一说出来,跟着曹操逃出来的那些人都禁了声。
要说这句话怎么能在这里说呢?就算是心里真的是这样想的,也不应该说出来呀!真的是太伤人。这样跟着他打天下的那些人会有什么想法呢?不过曹操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赤壁之战后,一直都在想着怎么报仇,这不又说了一句伤人的话。
3、“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子,真豚犬耳。”
公元213年,曹操亲自率领40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江东,曹操实力是很强,但是孙权却一点都没有示弱,而是摆开了阵势和曹操对峙上了。
其实曹操这次只是来打探虚实的,但是当他看到孙权的军中纪律严明、严阵以待,要是真的打起来,结果怎么还不好说。这时曹操就指着孙权哪里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子,真豚犬耳。”
曹操说这句话意思就说生儿子还是要和孙权一样呀,不要像刘表的儿子,还没有打就投降了。这话一出,四下哗然。这让刘琮无地自容,有何颜面,要不是荆州军已经归顺了,肯定会闹出点事的。
可以说曹操这个人在说话上总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坏在了自己的不会说话的那张嘴上,这也是他明明有统一天下的实力,结果却是和刘备、孙权三国鼎立的原因之一。
不过曹操能说这话,也是说明曹操对自己的实力很自信,他深深的明白,就算是他说了这话,别人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不敢有什么意见。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