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猫,我们想到的大部分都是慵懒、粘人,如果把这一特征放在职场,那就非常不利,我们可以理解成得过且过。
而提到狼,我们想到的就是攻击性强、目标明确、为达目的不罢休、群居生活,一个狼群就像是一只所向披靡的战队。
如果把狼的特性放在职场中就非常有优势,KPI绝对是超额完成的,也绝对不愁会被裁掉的,因为拥有狼性的员工到哪都很抢手。
猫叔推荐的这篇文章《有点狼性,才能成为狠角色》中有一段话刺激到我:
成功的过程就是破坏力与自我驱动力不断博弈的过程。破坏力总是来自四面八方,而自我驱动力只能来自一方,以寡敌众向来少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成功总是小众的专利。但若“寡”的自我驱动力如激光般专注,必将把“众”却发散的破坏力打得一败涂地,此成功将不仅是笃定的,而且是可持续的。
在剽悍江湖两年了,对于复盘有多重要,我早已了然于心,对于利他就利己,我也尝到过甜头,但就是无法坚持践行下去。
看完这段话我才发现确实是这样,当我们朝着心中理想的自己努力奋进时,总是会被身外来自四面八方的阻力干扰。
当自我这股内驱力寡不敌众时,我们就败下阵,这也是为什么脱颖而出的总是少数人。
这样说不是为了给自己找借口,而是为了分析自己做不到的原因,现在我突然顿悟了,那些脱颖而出的人,身上都具备狼性的特质,他们允许延迟满足。
狼为了抓捕猎物,可以精神高度集中,不眠不休埋伏在附近,等待猎物懈怠的机会,然后一跃而上。
那些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的人,也是度过很长一段“默默有闻”的时日,为什么我会用“默默有闻”来形容,这是从孙小米的分享中得到的启发。
我打算这样做:
001.以前我不喜欢发朋友圈,也不喜欢在朋友圈发我在做的事情。
现在我打算好好经营朋友圈,找到自己可以塑造的标签,并且通过朋友圈宣传出去。
002.以前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我具体是干什么的,只是笼统的知道我会俄语,是做外贸工作的。
现在我打算放大自己的能力,并且继续精进和加强它,比如外语,对于外语我是真心喜欢,就是欠一个精进的理由。
003.以前我不喜欢找人帮忙,总是担心会麻烦对方,但当我静下心来,揣摩我的内心深处的想法时,我发现自己不愿意麻烦别人,其实是因为不愿意被别人麻烦。
现在我已经深知好关系就是麻烦出来的,有了麻烦才能为后续的相处做基础,今天我麻烦了对方,就希望日后能帮到对方,一来二去,关系也会更加巩固。
今天我学会了一个心理暗示:日后当我想要放弃时,我会告诉自己,我要做一只狼,我要活成一只队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