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000字说明文案的魅力,关联用户的感知

3000字说明文案的魅力,关联用户的感知

作者: 行者山猫 | 来源:发表于2019-10-30 18:03 被阅读0次
    @huabanwang

    文字,也是有方法的。

    比如你对一个女孩子说:“我想和你睡觉!”现在正式通知你,这叫耍流氓。

    而换一种说法“我想每天醒来第一眼就看到你!”这就大不一样了,浪漫有趣,更重要的是会有美好的画面感。

    写文案,我们总说要有画面感,要可视化,要有想象空间,对不对?

    大家比较认同的是,写文案要针对目标用户的感受的设计,要了解用户想的是什么,要用可视化的文字描述来来影响用户的感受。

    那要如何写出有画面感,更能影响用户感受的文案呢?

    这里,分享7个实用的方法,其中技巧可马上复用,思维需不断培养。

    有明确的对象感,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

    文案是一种沟通形式,核心就是找到对的人用对的方式说对的话。

    写作是给人看的,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假想对象,感觉TA就坐在你面前,你在向TA娓娓道来你想说的。

    这样写出来的文案,才会有真实的画面感。

    在这个过程中,你自然也会意识到,应该用最简单最易懂最生动的文字去写,因为没人在面对面说话的时候会说的复杂难懂,冠冕堂皇。

    别人会想:这人是不是有毛病

    文字不要过于书面化,需要更口语一点;也不要啰嗦,能一段说完的别用几段,不要用五花八门的形容词来刻意包装你的文字;句子短,节奏要快……

    所以,如果你的文案在表达“不爽”,其实就是一个字——滚~言简意赅

    村上春树写作时有个好方式,他会把写作想象成在洞穴里给大家讲故事,人们围坐在篝火旁,静静听他的故事来度过漫长黑夜。他还会想象人们在听故事时的表情,可能会提的问题等等,确保“眼前有人”,而不是不会自说自话。

    看村上春树的很多文字,就像是他在对面说给你听,画面感十足。

    比如:他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的描绘: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在原宿后街同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肩而过。女孩算不得怎么漂亮,衣着也不出众,脑后的头发执着地带有睡觉积压的痕迹。年龄也恐怕快三十了。严格来说,恐怕难以称之为女孩。然而,相距五十米开外我便一眼看出:对我来说,她是一个百分百的女孩。从看见她的身姿的那段一瞬间,我的胸口便如发生地鸣一般地震颤,口中如沙漠一般干得沙沙作响。

    利用形象化类比,找准用户熟知事物

    人对陌生的东西会天生没有安全感并抵触,更别提会有什么画面感产生,我们每一个习惯用固有的认知结构去理解新事物。

    对于一个完全不具备背景知识的人来说,大量的描述语言和一遍遍的解释会让他完全找不着北。

    这个时候,一个非常好用的绝招是:利用对方已有的熟知认知来解释或关联新事物,这样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多了。

    也就是利用大家熟知的元素进行形象化类比。

    在写文案时,不妨想想自己要描述的东西有哪些相似点,如何建立关联,绝对好用。

    当时苹果推出Ipod的时候,乔布斯在发布会上直接就说:“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

    虽然那时ipod是一个所有人都不清楚的未知产品,但不得不说,每一个人利用过去的经验都可以马上听懂这句文案,且能产生使用的画面感。

    这种形象化类比看似简单,但实则是与消费者思维的关联,对消费者认知的唤起。

    美国学者卡尼曼与特维斯基曾提出过“可得性偏差”,意思是:因为受记忆力或知识的限制,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总是利用自己熟悉或者容易想象的信息。

    所以,建议文案可以去刻意练习这种形象化类比方法,磨刀确实不误砍柴工。

    这样,能让用户短时间理解各种未知事物、未知产品、未知概念或者未知功能,并产生具象的画面,威力强大。

    多用比喻,让文字更具象生动

    学会多举例多用比喻是个很好的文案习惯,它会让你和用户的“说话”更自然、更有趣。

    比喻这种文字的具象化修辞手法,其实就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与道理,来说明或描述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与道理。

    恐怖小说之王史蒂芬·金就有说过:

    比喻用到点子上带给我们的喜悦,好比在一群陌生人中遇到一位老朋友一般。将两件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房子一起比较,有时可以让我们换一种全新的生动眼光来看待寻常旧事。

    我们在看一篇文案就像聊天说话,就怕陌生环境、气氛不好、对不对?也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而比喻带来的就像在一群陌生人中遇到一位朋友,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带来的是惊喜。

    另外,多用比喻也会加强文案的戏剧性,让文字显得更加生动具象,有画面感。戏剧性这种东西,不就是我们侃侃而谈时最爱的吗?

    比如许舜英为台湾中兴百货写的经典文案:

    衣服是这个时代最后的美好环境

    她觉得这个城市比想象中还要粗暴

    她觉得摔飞机的几率远远大于买到一双令人后悔的高跟鞋

    她觉得人生的脆弱不及于一枚A型流行感冒病毒

    她觉得爱人比不上一张床来得忠实……

    不安的人们居住在各自的衣服里寻求仅存的保护与慰藉,

    毕竟在世纪末恶劣的废墟里

    衣服会是这个时代最后的美好环境

    再比如印度文案大师Freddy Birdy的长文案“孤独跟关节炎一样痛”,呼吁大家花一点时间陪伴老人。

    就这样一个比喻,足见功力。将孤独比喻为关节炎,这不是简单的修辞,而是深刻的洞察,对于老年群体来说,关节炎这种慢性病,不会致死但是会带来长久的折磨,但其实孤独也一样。

    这种精彩的比喻。

    孤独跟关节炎一样痛

    露出笑脸会花掉你多少钱?半个小时

    三块自家做的蛋糕,自家采摘的花朵

    你男朋友的一张照片,一个长途电话

    模仿一下Dev Anand

    问一些问题,读一篇小说,听一个故事

    星期天早上出其不意的拜访

    遛狗

    换一个灯泡,讲一个黄色笑话

    征求一下他的建议,给他一些建议

    调情、闲聊、笑、聆听。你只要花一点儿时间陪陪老人就够了

    还有台湾奇美液晶电视的文案,把“长大”比喻成“怪物”,角度很刁钻,但非常恰如其分。

    世界上有一种专门拆散亲子关系的怪物,叫做“长大”

    多用细节描述

    避免抽象模糊的文字

    写文案就要多说细节,一堆抽象空洞的文字,只会让人看不进去,也不会产生画面的联想。

    往往更具体细节的描述,比那些抽象、概况的描述,更能打动到人,因为细节产生画面嘛

    一堆模糊不清、抽象的信息很难让用户看进去,更别提建立清晰认知。而细节丰富的描述,能帮用户把内容具象化,产生画面感,更容易产生兴趣,被打动被卷入

    现在大多文案都同质化严重,说的东西可能都差不多,这个时候文案就更需要描述细节,这样才能够让你跟别人又所区别,打动人心的力量往往都在细节中。

    就像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旁白文案:

    稻花鱼去内脏,在灶上摆放整齐,用微弱的炭火熏烤一夜,现在需要借助空气和风的力量,风干与发酵,将共同制造出特殊的风味,糯米布满菌丝,霉菌产生的各种酶,使淀粉水解成糖,最终得到爽口的酸甜。

    甜米混合盐和辣椒,一同塞进鱼腹中,稻花鱼可以直接吃,也适合蒸或油炸,不管用哪种做法,都盖不住腌鱼和糯米造就的迷人酸甜。

    本来只是普通人家饭桌上一道常见的稻花鱼,在这里看来犹如山珍海味,要不是隔着屏幕恐怕都要扑上去了。

    这样的文案没有笼统地说好吃,美味。而是把自己当做正在做菜或者品菜的人,把食材和环境调配起来,将眼睛、舌尖、耳朵、鼻子感受到的细节放大,调动消费者的味蕾,满脑子都是美食。

    调动起无数人脑中的画面,才造就了这一经典之作。

    在写文案时,不妨也多思考如何更多的去描述细节,一定是要避免抽象模糊的东西,有细节一定要展示细节。

    不过在此之前,你需要对描述的事物非常了解,需要学会洞察,观察积累生活中的细节。

    比如要介绍产品,作为专业文案,不管别人有没有要求,你都要从头到尾的去了解产品,知道每一个细节,才能够真正把细节写到打动用户。

    如果你对产品知之甚少,当然就写不出画面感文案,对产品没用心,文案怎么会走心!

    你说不会洞察?那就去观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记录下每个精彩的瞬间。空想的细节没用,好的细节源自真实,源自对事物足够深入的了解。

    场景话打造,关联用户过往的记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00字说明文案的魅力,关联用户的感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he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