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节拍器有时会让人乱了心智,变得更加急躁。
比如说昨天练完琴,记下了当天卡节拍器的速度。第二天再练习时,直接开到那个速度,有些时候容易卡不上,这时就会产生焦躁和挫败感。
正常,手指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跟着流失。
我常用的做法是,第二天的练习,先不开节拍器,用自己感觉慢于昨天数值的速度,先去顺1-2遍,之后再跟节拍器,会顺利很多。
也可以先将节拍器调至昨天数值5以内的参数,用这个数值去做逐步提速练习。
二
演奏时有时也需要“急于求成”,也就是有目的地去尝试,官方称为“刻意练习”。
如果不去刻意指导自己,手指就不可能越来越快,就不可能达到自己的最快速度。
当然,也要随时做好应急调整。当僵硬、紧张时,适当放慢一些。总之,努力提升,刻意练习,及时而灵活地调整。
三
碰到速度较快的作品,别怕,别退缩,从你能适应的那个速度,慢慢一遍遍地重复就行。
不要觉得离目标速度还那么遥远,只管重复就行。
重复的次数够了,你心中和你手中,自然就有答案了。
要是还没答案,别急,只是还没重复够。
四
“卡”节拍器提速时,我的做法是,一个片段在这个速度下,至少成功顺利演奏三次后,再提高节拍器上的速度。
因为成功一次可能是运气,成功两次是运气夹杂着一点实力,但三次往上,运气的成分就少了。
五
练琴过程中,我的信条是,宁可拖拍,也不能抢拍。
虽然拖拍也不好,但也要好于抢拍。
拖拍是反人性的,抢拍则是顺应了人性。
贪婪、恐惧是基本人性,总想着练两遍就达到理想中的速度,是人之本性,是贪婪的心理在作怪。在达不到时,又会伴随着焦躁的心理,越快越躁,越躁越想快。此时完全不知道怎么办,乱了心智,被恐惧之心占据。
拖拍则是从根本上打破了人性。将速度放慢,注意每一个细节的流动。如果能做到,就会发现自己的心也平静了下来,难点反而在不知觉中被攻克了。
六
慢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开启了“延迟满足”模式。
非常清楚,自己追求的理想速度,只有在慢速练习中一遍遍地重复,才能在量的加持下稳定和准确地变快。这期间,少不了等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