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猫》课文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猫》课文解析

作者: 双语趣味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22-01-13 22:54 被阅读0次

    16课《

    一、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字西谛,笔名有郭源新、落雪、ct、西谛等,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1932年,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 1949年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他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三册。1958年10月17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享年60岁。

    二、写作背景

    《猫》创作于1925年11月7日。上个世纪20年代,郑振铎深受五四时期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但在思想上却非常彷徨,他无法看清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出路在何方。与其说是作家主动选择家庭生活作为创作的题材,还不如说是当时反动军阀段祺瑞执政时期黑暗的政治恐怖笼罩了整个社会的结果。

    三、字词

    污涩(wū sè):指肮脏不光滑的事物。

    红绫(hóng líng):一种红色丝织品;古代的时候女子头上绑的红色头绳(长的,能飘起来的)。

    怂恿(sǒng yǒng):鼓动别人去做。

    怅然(chàng rán):失望,不痛快的样子或精神不集中,情志迷乱,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其主张。

    蜷伏(quán fú):弯曲身体卧着。

    悲楚(bēi chǔ):内心十分悲痛;悲哀痛苦。

    惩戒(chéng jiè):惩罚之以示警戒。

    妄下断语(wàng xià duàn yǔ):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四、结构层次

    《猫》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五、课文分析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第一只猫从何而来?怎样写第一只猫的可爱?

    学生发言。

    2、品味语句:

    (1)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明确:跑、翻滚。与白雪球照应。  更显活泼

    (2)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明确:花费时间之长,可以看出猫的可爱

    3、这只猫结局如何?

    小猫死了。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第二只猫与第一只猫相比,有什么不同?

    明确:更有趣,更活泼。它会爬树,捉蝴蝶,不怕生人,捉老鼠

    2、品味语句:

    (1)、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动词传神     轻捷活泼

    (2)、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抓捕什么似的。          富有情趣      可爱活泼

    (3)、有一次,居然捉到了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声了。

                     本领之大       令人意外

    3、这么可爱的小猫,结果怎样?

    4、第一只猫的死和第二只猫丢,家人态度有什么区别?

    第一只猫:称为相伴的小侣 ,死后感到酸辛

    第二只猫:称为所爱的东西、亲密的同伴。丢后,家人都忙乱都不高兴。

    由此可看出我们对第二只猫的感情比第一只猫的感情更深。我怅然愤恨诅咒路人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第三只猫可爱吗?

    不好看   不活泼   忧郁   懒惰   不捉老鼠

    2、它在家里地位如何? 若有若无

    3、这时候出现一件事,家里的芙蓉鸟死了。家人是怎么反应的?

    全家人都愤怒,难过

    4、品味语句:

    (1)、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地位低下

    (2)、我很愤怒,叫到:“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一口咬定  语气强烈

    (3)、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否定反问  语气更强

    5、猫吃鸟的依据是什么?依据第17、27段。

    好像不确定   一定确定 。

     由一个不确定的依据得出肯定的结果,有问题吗?如果换做第二只猫,会不会认为它吃鸟呢?不讨人喜欢是不是就会干坏事呢?不喜欢它就可以认为它是坏蛋吗?第三只猫不让人喜欢,主要是长得不好看,所以我们用一个词,对它有“歧视”。因为不漂亮,因为不活泼,所以我们就不喜欢它。因为不喜欢它,所以才有后面的冤枉它,是不是啊?

    6、描写黑猫有何作用?

    体现猫的不幸。我知道我错了,不应平白无辜冤枉第三只猫。

    7、至此作者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寻找文章体现开始明白“我错了”的语句

    品味语句:

    (1)、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2)、我开始觉得我错了。

    “是”字 加强语气更体现我自责之情

    问题探讨

    1、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作者想借此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我的歧视、误解、冤枉、追打,漠视,造成猫的死亡。猫死责任在我。

    平等地对待生命    对人对事不能存有偏见         做事不能主观臆断

    2、真相大白后,从我的忏悔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知错就改  同情弱者   严于自省   勇于自责

    情感揣摩:

    第二只猫死后,作者写到:“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的想法。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了的想法。

    写作特点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写每只猫都是按照三层式的结构。引入对象——这只猫怎么来的;叙说事情,然后抒发情感。

    2、从全文的角度上来讲,你有没有发现第一句所起的作用啊?

    总起全文。全文的结构是按照由总到分。这就是这篇课文的结构巧妙之处。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使文章脉络清晰。

    3、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六、拓展延伸

    关于自省自律的名言警句

    树老怕空,人老怕松,戒空戒松,从严而终。——华罗庚

    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鲁迅

    在获得胜利之后而能克制自己的人,获得了双重的胜利。——培根 

    一个人应当摒弃那些令人心颤的杂念,全神贯注地走自己脚下的人生之路。

    ——斯蒂文森

    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

    ——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

    反省是—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

    ——高尔基【前苏联】

    赴汤火,蹈白刃,武夫之勇可能也;克己自胜,非君子之大勇,不可能也。

    ——杨时

    自我批评也就是最严格的批评,而且也是最有益的。——高尔基【前苏联】

    自我批评,这是一所严酷的培养良心的学校。——罗曼·罗兰【法】

    如果喜欢本文,敬请“关注”、“点赞”;如果咨询本人,敬请 “赞赏” 后联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猫》课文解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mocrtx.html